百时美施贵宝裁员潮下的中国业务调整:挑战与机遇并存
百时美施贵宝裁员潮下的中国业务调整:挑战与机遇并存
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简称BMS)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业务调整。为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挑战,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裁员2200人,占总员工的6%,并削减约15亿美元的支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跨国药企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调整,也折射出中国医药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全球裁员潮下的中国业务调整
作为全球性的生物制药公司,BMS此次裁员计划涉及多个部门和区域。根据公司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Boerner博士的声明,此次裁员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通过组织结构重组和成本节约措施,提高运营效率,以便“尽快为患者提供最有希望的药物”。
在中国市场,BMS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药品集采和医保控费政策的深入推进,跨国药企在中国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截至第九批集采,药品共纳入品种374个,其中国产仿制药占比达到96%,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高值耗材降价更为显著,四个批次耗材平均降幅82%。
中国市场的挑战与应对
面对中国市场的变化,BMS采取了灵活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线,将资源集中在高回报的项目上。例如,BMS决定将部分处方药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和印度等成本较低的国家。另一方面,BMS加强了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BMS将其明星产品纳武利尤单抗(俗称O药)在中国部分省份的销售权授予了国内药企再鼎医药。具体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河北和山西等10个省份。这一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BMS优化成本结构,还能借助本土企业的渠道优势,更有效地覆盖中国市场。
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
除了与再鼎医药的合作,BMS还与方舟健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医疗创新发展新路径。双方将重点围绕β-地中海贫血的治疗药物利布洛泽®和银屑病治疗用药颂狄多®展开深度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了BMS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对数字化医疗趋势的积极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成本压力,BMS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并未减少。公司继续推进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以满足中国患者的需求。例如,利布洛泽®日前成功续约国家医保目录,其新适应症有望在2025年获批;颂狄多®也在今年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表明BMS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并未改变。
未来展望
在全球裁员潮下,BMS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调整体现了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新战略。面对中国医药市场的深刻变革,BMS通过灵活调整业务策略、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以及优化成本结构,不仅有效应对了短期挑战,也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持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变化,BMS等跨国药企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持创新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患者的需求,将是这些企业未来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