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两度主政杭州,政绩化传说列入非遗传承
苏东坡两度主政杭州,政绩化传说列入非遗传承
苏东坡,这位北宋文学巨匠,与杭州有着不解之缘。他两度任职杭州,不仅留下了诸多政绩,更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传说。如今,这些传说已成为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杭州千年的文化记忆。
苏东坡与杭州的不解之缘
苏东坡首次来到杭州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时年34岁的他以杭州通判的身份,开始了他在杭州的第一段任期。五年后,他又以杭州知州的身份重返杭州。两次任职期间,苏东坡勤政爱民,为杭州留下了诸多惠民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疏浚西湖和筑建苏堤。面对西湖葑草丛生、湖水干涸的状况,苏东坡上书朝廷,力陈西湖的重要性。在他的主持下,西湖得以全面疏浚,而湖中挖出的葑泥,则被用来筑成一道长堤,这便是后人所称的“苏堤”。苏堤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西湖的淤塞问题,更将西湖分隔为里湖和外湖,形成了“苏堤春晓”这一西湖十景之首的绝美景色。
苏东坡传说的诞生
苏东坡的政绩和才华,让他赢得了杭州百姓的爱戴,也孕育出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东坡肉”的故事了。
相传,苏东坡在疏浚西湖期间,为了犒劳筑堤的民工,特地命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用自家的烹饪方法烧制后分发给大家。由于他的官职是太守,人们便将这道菜称为“东坡肉”。这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不仅满足了民工们的口腹之欲,更凝结着苏东坡对百姓的深情厚谊。时至今日,“东坡肉”仍是杭州菜中的一道经典名菜,每当人们品尝这道菜时,仿佛还能感受到苏东坡那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除了“东坡肉”,还有许多传说围绕着苏东坡在杭州的足迹。比如,相传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曾为一位老妇人写下一首诗,帮助她卖掉了积压的扇子,从而渡过了难关。这个故事展现了苏东坡的智慧和仁慈,也体现了他与杭州百姓的深厚情感。
文化价值与当代传承
2011年,“苏东坡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杭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说不仅记录了苏东坡的生平事迹,更凝结着杭州人民对这位文化名人的敬仰和怀念。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杭州地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
近年来,杭州积极致力于苏东坡传说的保护和传承。2021年12月,首届中国(杭州)苏东坡文化旅游节在杭州举行,通过开幕式、苏东坡文化论坛、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了苏东坡的文化魅力。杭州还与眉山、惠州、儋州、黄冈、湖州、苏州等城市共同成立中国苏东坡品牌文化联盟,推动苏东坡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在杭州的街头巷尾,苏东坡的印记随处可见。东坡路、学士路、苏堤等以苏东坡命名的地名,仿佛在诉说着他与杭州的不解之缘。杭州还保存着多处与苏东坡相关的史迹,如宝成院赏牡丹诗石刻、大麦岭石刻、苏轼手札碑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得以一窥苏东坡的风采。
苏东坡传说,作为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不仅展现了苏东坡的个人魅力,更凝结着杭州千年的文化记忆。它承载着杭州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是杭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苏东坡传说正以新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