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联疗法治疗克罗恩病,近1/3患者实现内镜下缓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4: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联疗法治疗克罗恩病,近1/3患者实现内镜下缓解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影响消化系统的各个部位,尤其是小肠和大肠。其症状多样且严重程度各异,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发热等。目前,克罗恩病尚无根治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和病情进展。

近期,一项发表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上的研究为克罗恩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这项研究探讨了三联疗法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潜力,为打破当前治疗局限、提高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

研究背景显示,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克罗恩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疗效“天花板现象”逐渐显现。许多患者对单一生物制剂治疗不应答或失效,临床缓解率相对较低。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和内镜下缓解率,延缓疾病进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联疗法由维多利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和甲氨蝶呤组成,这三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维多利珠单抗是一种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通过抑制α4β7整合素与MAdCAM-1的结合,减少炎症细胞向肠道的迁移。阿达木单抗是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中和TNF-α的生物活性,减轻炎症反应。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

研究方法方面,这项研究是一项多中心Ⅳ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三联疗法在新诊断、中高风险克罗恩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了55名生物制剂初治的克罗恩病患者,给予维多利珠单抗300 mg静脉注射(初始及第2、6周及之后每8周),阿达木单抗160 mg皮下注射(初始)、80 mg(第2周)及之后每2周40 mg(至第26周),以及每周口服甲氨蝶呤15 mg(至第34周)。主要终点为第26周时内镜下缓解(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D, SES-CD≤2),次要终点包括第10周和第26周时的临床缓解(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I<150)。

研究结果显示,三联疗法在实现内镜下缓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而言,第26周时,34.5%的患者达到了内镜下缓解,这表明近1/3的患者肠道炎症得到了有效控制。相较于以往单一生物制剂治疗,这一比例显示出明显的提升。

临床缓解与应答的同步改善。在治疗的第10周和第26周,分别有61.8%和54.5%的患者达到了临床缓解。此外,临床应答(CDAI评分较基线下降≥100分)的比例在第10周和第26周分别为47.3%和43.6%。这些数据不仅证实了三联疗法在短期内的疗效,也显示了其在长期维持疾病稳定方面的潜力。

生物标志物的积极变化。研究还观察到C反应蛋白和粪便钙卫蛋白浓度的积极变化。治疗10周后,C反应蛋白浓度的中位数下降了4.70 mg/L,而在26周时,进一步下降至5.50 mg/L。同时,粪便钙卫蛋白浓度也呈现出类似的下降趋势,这表明三联疗法不仅在临床和内镜层面有效,也在生物标志物层面反映出肠道炎症的减轻。

安全性分析显示,在安全性方面,研究期间共有87.3%的患者经历了不良事件,其中30.9%的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被认为与研究药物相关。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在10.9%的患者中,且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仅有3.6%。这些数据表明,三联疗法在安全性方面是可接受的。

专家评价指出,本研究采用了两种生物制剂与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方案,针对克罗恩病这一复杂疾病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不仅在疗效上取得了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其安全性的验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项研究为克罗恩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值得广大患者和医疗工作者关注。三联疗法的出现,为中高风险的新诊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结合多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仅在短期内见效快,还能长期维持疾病稳定,减少手术需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