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追讨百万存款遇重重困难,法律援助介入后辞世
老人追讨百万存款遇重重困难,法律援助介入后辞世
在当今社会,老年人权益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近日,一则关于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的一起老年人维权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展现了老年人在维权过程中面临的重重困难,也凸显了法律援助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案情回顾
这起案件要从2022年3月说起。当时,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收到马老先生的法律援助申请,随后指派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京悦所委派宋燕鹏律师承办此案。
马老先生是一位烈士遗孤,出生于1937年,与妻子育有两子一女,膝下还有三个孙辈。他在原住所地拆迁后,在海淀区投资了多套房产,如今这些房产市值已达千万。然而,正是这些房产引发了家庭纷争。
马老先生年事已高,开始陆续分配家产:他先将第一套房产过户给长子的女儿,随后将第二套过户给次子的儿子,并约定自己去世后才交付。之后,他又将第三套房产出售,分给长女200余万元,自己留下100余万元。
事情的导火索是这100余万元存款。马老先生在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存款被取走150万元。他要求长子归还,但长子称是代为保管。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长子退还了30余万元。此后,马老先生为追回剩余的120余万元,四处奔波,但均无功而返。
最终,在次子的陪同下,马老先生来到海淀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多次会见
宋燕鹏律师接到案卷后,考虑到马老先生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决定上门会见。在交流过程中,律师发现马老先生有些耳背,语言表达也不太流利,这给沟通带来了一定困难。通过反复询问和家属协助,律师逐渐了解了案件详情。
马老先生还提出了其他诉求,包括要求孙女退还房产、返还定期存款利息,以及要求大儿媳退还5万元。律师一一记录,并根据老人的叙述起草了起诉状。
立案曲折
在准备立案材料时,律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马老先生无法提供长子的身份证号码,而法院要求必须提供被告的身份证号才能立案。律师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查询,但都因缺乏关键信息而受阻。
经过多方努力,律师建议马老先生到户籍所在地查询家庭成员的生日信息。凭借这一线索,律师终于在区政务大厅查询到了长子的户籍信息,成功立案。然而,儿媳的户籍信息仍无法获取,案件进展再次受阻。
庭审突变
开庭当天,马老先生在家人的搀扶下早早来到法庭。庭审过程中,法官对被告进行了严厉质问,被告一时哑火。然而,当法官询问马老先生是否知情时,老人却出人意料地表示"不要这钱了",并情绪激动地表示不再继续诉讼。
不幸辞世
2023年春节前,马老先生的次子告知律师,老人已决定不再继续诉讼,并通过微信转账2000元表示感谢。律师婉拒了这份心意,嘱咐其照顾好老人。
然而,春节刚过,次子再次传来消息:马老先生不幸辞世。家人决定尊重老人的遗愿,不再继续诉讼。在律师的陪同下,他们到法院办理了撤诉手续。
京悦观点
这起案件反映了老年人维权的复杂性和艰难。受传统思维影响,老人往往更倾向于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问题。虽然法律援助为老人提供了专业帮助,但最终因老人去世而撤诉,令人唏嘘。
京悦律师事务所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律师不仅在案件代理中帮助老人梳理证据、制定诉讼方案,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增强群众敬老爱老意识,营造关爱老年人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