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智联植物工厂:5G+AI赋能农业智能化转型
上海金山智联植物工厂:5G+AI赋能农业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智联植物工厂作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典范,正引领着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的智联植物工厂,由稷青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导建设和运营,通过应用先进的5G、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芝麻菜等蔬菜的高效、智能化种植。
智联植物工厂概况
智联植物工厂占地面积约29.7亩,全面应用了5G、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可控智能温室环境下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工厂化种植绿色蔬菜。工厂内部配备了各种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水肥设施、自动播种机以及自主研发的自动移栽机,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传统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芝麻菜种植技术
在智联植物工厂中,芝麻菜的种植流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工厂采用无土栽培技术,通过自动水肥设施精确控制营养液的供应,确保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自动播种机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种子的播种工作,而自主研发的自动移栽机则通过机械臂模拟人工操作,将蔬菜苗精准移栽到定植篮内。
值得一提的是,自动移栽机配备了6个可活动关节的机械臂,最大臂展达到1300mm。操作人员只需通过Pad类终端或设备启动按钮即可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应用门槛,拓宽了应用场景。这种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
智慧农业国产化进展
近年来,我国在智慧农业领域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涵盖了从中央层面到地方的执行,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推广应用和社会化服务。这个政策体系通过促进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和协同合作,有效地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推动我国农业迈向智慧农业时代。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
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智慧农业发展。例如,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将建成电子商务专业村2200个;辽宁省计划到2025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超过80%。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三角一体化产业融合
智联植物工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展示,更是长三角一体化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地域相近的浙江省广陈镇,智联植物工厂的“孪生兄弟”也同步在建设当中。两个基地相距仅7公里,有着共同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未来将共同试验种植智联技术,发挥数字之力,合力推动平湖、金山两地农业向高向远发展。
广陈镇与廊下镇两地毗邻,以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与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廊下镇)为核心区域,建立新型农业项目共招共享信息库,着力打造“农业硅谷 农创高地”。目前,核心区内已集聚科技型、总部型、创新型农业企业23家。2023年,广陈镇与廊下镇共同探索农业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启动了“T300农创走廊”党建联盟。今年,“T300农创走廊”的覆盖面扩大到了“田园五镇”,沿漕廊公路、朱平公路T型布局,深化毗邻党建内涵,整合各级各类优势资源,加快产业联动发展,共同推动区域内产业发展。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智联植物工厂将继续推进“整体工艺流程自动化+数字化+环控智能化”的3.0版智联农场建设,并最终实现4.0版无人农场。同时,工厂还将引入研学IP,通过研学的方式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种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国产化进程,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