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肯定血塞通颗粒在泛血管疾病中作用,使用时需谨慎
专家肯定血塞通颗粒在泛血管疾病中作用,使用时需谨慎
血塞通颗粒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加,血塞通颗粒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研究发现,血塞通颗粒不仅适用于血管性痴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心血管疾病,还能有效改善微循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血粘滞度。近期,专家赵性泉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上,进一步肯定了血塞通在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其多靶点机制,使得血塞通成为心血管养护的“神器”,值得更多关注和了解。
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能够改善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梗死体积,促进血管新生,并调节相关蛋白表达。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三七总皂苷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血塞通颗粒的临床应用
血塞通颗粒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与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的区别。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药物成分、相互作用、不能代替正规抗凝治疗、胃肠道反应等。这些信息对于正确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使用注意事项
虽然血塞通颗粒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表现出色,但使用时仍需谨慎。首先,需明确药物成分,注意相互作用。当前市面上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品种丰富,不同的品种在成分上也大有不同。在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药物有效成分,尤其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防止药物过量或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更需要谨慎用药,抗凝药物华法林,如与含有水蛭的活血化瘀药物联用,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不建议使用。
其次,活血化瘀药物不能代替正规抗凝治疗。一般脑梗、心梗患者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虽然如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等中成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活络通脉的功效,能够改善微循环,但目前中成药活性成分含量未统一定量,抗凝作用较弱,没有大型研究和全面临床试验数据,缺乏安全性、有效性支持。
此外,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胃肠道反应。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也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过敏等,在使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时,应多加注意,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最后,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如脉络通颗粒中含有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西药成分,其中,碳酸氢钠可加速酸性药物(阿司匹林等)排泄,因此患者如果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应加以注意。脉君安片中含有氢氯噻嗪成分,如果患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在用药时应提高警惕。
通过这样的结构,文章既能体现血塞通颗粒在心血管养护方面的“神器”地位,又能客观呈现其使用注意事项,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