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平州城烧饼:香飘四溢的传统美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3: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平州城烧饼:香飘四溢的传统美食

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有一种美食令人流连忘返,它就是东平州城烧饼,又称碳炉马蹄烧饼。这种传统面食不仅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征服了当地人的味蕾,还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前来品尝。

州城烧饼的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然成为东平县的一张美食名片。州城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据传,最早由州城镇北门街的赵姓人家创制。起初,这种烧饼只是在北门街附近的小范围内流传,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很快便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喜爱。后来,陈、王等姓氏的居民也竞相学习制作,使得烧饼的制作范围逐渐扩大到全县各集镇。

数百年来,州城烧饼一直为当地群众和外地顾客所喜爱,成为东平县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州城烧饼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离不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一代又一代烧饼师傅的辛勤付出。

在制作过程中,烧饼师傅们坚持手工制作,选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五香佐料等作为主要原料。他们先将面粉发酵后加碱,反复揉透,然后擀成大薄片。接着,将芝麻淘净、晒干、炒黄,用擀面杖擀成细屑,拌花生油少量成酥,撒在大薄片上。

之后,将面片卷成圆筒状,再擀成薄片,再次撒上芝麻屑酥,再擀薄。这样反复操作,使得烧饼的层次分明,口感酥脆。制作好的烧饼需要贴在特制的烧饼炉中烘烤。这个烧饼炉是一个倒扣的铁锅,打掉其边沿的五分之一后,倒扣在一米高的木架上,用土坯做底。在锅口边沿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便将烧饼贴入炉中。

烧饼师傅们用手将圆饼背贴在烤炉的锅上,用木炭文火烘烤。烤制过程中,烧饼师傅需要不断翻动烧饼,以确保其均匀受热。出炉前,烧饼师傅还会在饼面擦上一层糖稀,使烧饼黄酥油亮,香甜可口。

州城烧饼的外形美观,光亮微黄,中间薄、边沿厚,呈浅碟状。这种独特的形状不仅使得烧饼在烘烤过程中更加容易受热均匀,还使得烧饼在口感上更加酥脆可口。咬上一口,烧饼的外皮酥脆掉渣,内里却是绵软香甜,芝麻的香味在口中久久不散。这种独特的口感使得州城烧饼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美食佳品。

除了制作工艺和口感外,州城烧饼还承载着东平县人民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在许多东平人的记忆中,州城烧饼是童年时期的美味回忆。每当逢年过节或者喜庆的日子,家里总会买上几个州城烧饼来庆祝。而对于远离家乡的东平人来说,州城烧饼更是他们思念家乡、怀念故土的一种寄托。每当品尝到这种熟悉的味道时,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笑和温暖的家乡。

如今,州城烧饼的制作已经遍及东平全县,以州城、后屯等地居多。其中,北门陈氏烧饼更是被视为上乘之作。这些烧饼店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还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一些烧饼店推出了多种口味的烧饼,如加入豆沙、枣泥等馅料的甜烧饼,以及加入葱花、肉末等调料的咸烧饼。这些新口味的推出不仅丰富了烧饼的品种和口感,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州城烧饼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些年轻人因为吃不了苦或者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而不愿意从事烧饼制作这一行业。同时,一些现代化的烘焙设备和工艺也对传统的烧饼制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东平县的一些烧饼师傅和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加强州城烧饼的传承和发展。他们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来传授烧饼制作技艺和宣传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州城烧饼。

总的来说,东平州城烧饼是一种充满魅力和故事的传统美食。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征服了人们的味蕾,还承载着东平县人民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传统美食将会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成为更多人心中的美食佳品。

在品尝州城烧饼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思考起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或许,正如州城烧饼一样,只有坚持手工制作、注重品质和创新、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承,才能让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原文来自百家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