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证实:晨练是改善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有效方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6: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证实:晨练是改善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有效方法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遇到一种令人困扰的现象:即使夜间血糖控制得当,清晨起床时血糖却会莫名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黎明现象”,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大挑战。幸运的是,科学证据表明,规律的晨练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本文将深入探讨晨练如何帮助对抗黎明现象,并提供实用的运动建议。

01

什么是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正常,但清晨时分(通常为黎明前)出现自发性血糖升高的现象。这一现象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

  • 激素变化:凌晨4点至8点,人体内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而胰岛素作用相对不足,无法有效调节血糖水平。
  • 药物影响:前一晚降糖药剂量不足或作用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黎明时血糖控制不佳。
02

晨练如何改善黎明现象?

研究表明,规律的晨练可以显著改善黎明现象。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调节血糖水平。特别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已被证实对控制血糖最为有效。

一项发表在中国糖尿病杂志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餐前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跑步机训练,可以有效降低黎明时的血糖上升幅度,减少血糖波动。此外,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研究也发现,下午进行中等到高强度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最大,尤其在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第一年。

03

如何进行有效的晨练?

运动类型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

  • 健步走: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控糖效果好。建议老年患者可选择三餐后健步走,每次走15分钟。
  • 慢跑:适合年轻、身体较好,有一定锻炼基础,无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建议速度控制在100~200米/分钟。
  • 骑自行车:相比于跑步,骑车减少了对脊柱的冲击力,更适合老年人或有脊柱疾病的患者。
  • 跳绳:是一项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持续10分钟的跳绳,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操20分钟消耗能量几乎一样。
  • 打太极拳: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还能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改进柔韧性、肌力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等。
  • 游泳:需要全身的配合,虽然不会大汗淋漓,但是全身的肌肉都可以得到锻炼,消耗能量大,减肥效果明显。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应达到中等强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

  • 根据心率判断:用220减去年龄得到运动时的极限心率,当运动时心率大约为50%-70%的极限心率时,运动强度即为中等强度。
  • 根据身体状态判断:与不运动状态相比,呼吸、心率微微加快,微微气喘,但能讲话而不能唱歌,即为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时长和频率

  • 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避免高强度大量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 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
  • 抗阻运动频率:如无禁忌证,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h),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
04

注意事项

  1. 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请务必咨询医生,确保运动方案的安全性。
  2.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3. 监测运动前后的血糖变化,了解自身对运动的反应。
  4.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特别是在运动期间。
  5. 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建议。

通过规律的晨练,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黎明现象,维持血糖稳定。但请记住,运动只是血糖管理的一部分,合理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全面的治疗计划,才能真正享受健康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