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生态旅游的新宠儿
普者黑:生态旅游的新宠儿
普者黑,这个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喀斯特山水田园,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这里不仅有256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更有4万亩野生荷花婀娜多姿,6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让人叹为观止。然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片被誉为“世间罕见、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正通过持续的生态保护努力,成为生态旅游的新宠儿。
从污染到清澈:一场生态保卫战
2013年,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普者黑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从每年几万激增至243万。然而,快速的商业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湖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上游养殖业的污水排放更是雪上加霜。普者黑湖的水质一度降至Ⅳ类,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一困境,丘北县痛定思痛,于2015年启动了大规模的湿地恢复工程。政府与环保公司合作,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每天定时回收景区内的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同时,投入巨资建设污水处理系统,铺设了长达23.3公里的污水管网,日处理能力达到5000立方米。经过粗格栅、细格栅、二沉池、紫外消毒等多项处理步骤,确保所有生活污水和商业废水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为了彻底解决源头污染,普者黑还实施了退塘还湿工程,清理整治了308个鱼塘,恢复湿地面积达1204亩。湖滨带植被覆盖扩展至6000平方公里,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效净化了水质。经过持续的努力,普者黑湖的水质从2017年的Ⅳ类提升至2022年的Ⅱ类,并连续三年保持稳定。更令人惊喜的是,2023年湖中还发现了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这无疑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证明。
生态改善带动旅游发展
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不仅让普者黑重新焕发生机,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冬季的普者黑,虽然没有夏季的繁花似锦,却别有一番韵味。普者黑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山峰,美不胜收。天鹅湖成为候鸟的天堂,成群的苍鹭、白鹭、绿头鸭等在此栖息,为冬日的湿地增添了几分生机。舍得草场虽然没有夏季的繁茂,但那份苍茫之美同样令人陶醉。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生态环境改善后,普者黑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村民们纷纷开起了民宿和餐馆,吃上了“旅游饭”。丘北县民宿行业协会会长范成元介绍,村民收入从90年代末的人均可支配300元增加到现在的4万余元,生态效益实实在在地转变为了经济效益。
从3A到5A:旅游发展的新阶段
普者黑的旅游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自1992年以旅游目的地身份进入游客视野以来,普者黑经历了近30年的不懈努力。从最初的3A级景区,到2009年升级为4A级景区,再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普者黑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心血。
为了创建5A级景区,文山州投入5.6亿元,实施了包括生态围合、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智慧景区建设等在内的多项工程。同时,还完善了高铁站、机场等交通网络,发展特色民宿,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质量。如今的普者黑,不仅拥有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还保留着浓郁的壮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冬季旅游:不一样的普者黑
冬季的普者黑,虽然没有夏季的繁花似锦,却别有一番韵味。普者黑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山峰,美不胜收。天鹅湖成为候鸟的天堂,成群的苍鹭、白鹭、绿头鸭等在此栖息,为冬日的湿地增添了几分生机。舍得草场虽然没有夏季的繁茂,但那份苍茫之美同样令人陶醉。
对于游客来说,冬季的普者黑不仅景色迷人,还更加亲民。大多数景点都是免费开放,如普者黑湖、青龙山、菜花箐、仙人洞村等,只有天鹅湖需要购买80元的门票。游客可以选择三天的游玩路线:第一天入住仙人洞村附近的酒店,游览仙人洞村,品尝美食,傍晚前往普者黑湖乘船欣赏日落;第二天早起登上青龙山看日出,前往菜花箐游玩,下午去天鹅湖观赏鸟类;第三天上午前往舍得草场体验骑马,下午在摆龙湖休闲活动,准备返程。
未来展望:打造山水田园风光旅游目的地
站在新的起点上,普者黑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文山州副州长李英杰表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文山州将继续发挥“承接东西、贯通南北、通边达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围绕全域、高端、康养做文章,深耕农旅融合,打好普者黑这张“王牌”,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加快提升基础能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风光旅游目的地,促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文山旅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普者黑,这片曾经因石漠化而贫瘠的土地,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个生态与旅游和谐共生的典范。随着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普者黑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地,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绿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