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呼气检测安全性揭秘:辐射量仅相当于11小时自然暴露
碳14呼气检测安全性揭秘:辐射量仅相当于11小时自然暴露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因素。碳14呼气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无痛、准确性高等特点。然而,许多人对这种检测方法的安全性存在疑虑,特别是关于其放射性的担忧。本文将围绕碳14呼气检测的原理、安全性、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碳14呼气检测的原理是什么?
碳14呼气检测的原理基于幽门螺旋杆菌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如果受试者胃部存在幽门螺旋杆菌,它会分泌尿素酶至胃内。当口服C14标记的尿素胶囊进入胃内后,胃中的尿素酶可将胶囊内的尿素分解为氨和C14标记的二氧化碳(CO2)。这些标记过的二氧化碳被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流进入肺部并以气体的形式呼出。通过检测受试者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被标记过的C14,就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而且,根据检测到的C14的量,还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的程度。
碳14呼气检测安全吗?
碳14呼气检测所用的标记物尿素14C是一种放射性标记物,具有放射性,这使得许多人对其安全性产生担忧。然而,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石浩强的解释,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
石浩强指出,构成人体的碳元素中本身就含有C14原子,自然环境中也存在着C14原子。通常情况下,C14呼气试验摄入的C14胶囊释放β辐射,穿透力弱,胶囊没有任何外辐射,所以应该整粒吞服,不宜嚼碎服用。事实上,受试者服用的C14与人体在自然环境中暴露11个小时所受到的辐射相当。
此外,C14的半衰期虽然长达5730年,但这指的是其辐射的衰变半衰期。其生物半衰期实际上仅为约6小时。对于呼气检测的受试者而言,HP阴性的约30%的C14经呼气排出,HP阳性的则60%的C14经呼气排出体外,剩余的C14经肾脏以原型排出体外,理论上2~3天可以基本排出体外(一般认为即告代谢完全)。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即使做了C14呼气检测,其所接受的辐射量也非常低,且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假设胎儿的照射剂量与子宫的照射剂量相等,据统计,呼气实验中母体暴露于1μCi(37 KBq)C14胶囊的胎儿辐射吸收剂量约为0.31 mrad,而目前的临床共识是胎儿接受5000mrad以下的辐射量是安全的,相差何止3个数量级啊!
哪些人适合做碳14呼气检测?
碳14呼气检测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但对于以下人群,应避免使用此检测方法:
- 备孕者
- 孕妇
- 哺乳期妇女
- 儿童
这些人群可以选择无放射性的C13呼气检测作为替代方案。
碳14呼气检测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检测前准备:
- 空腹或者饭后2小时进行检测,以免摄入食物影响检测的结果,且检测前需要清洁口腔。
- 抗菌药物、铋剂可造成假阴性的结果,所以在检测前应停药至少4周,质子泵抑制剂至少停药1周。尤其是对于HP阳性根除治疗后进行复查的患者,此点显得尤为重要,至少需要停药1个月。
检测过程:
- 胶囊无外辐射,应当整粒吞服,不可嚼碎服用,同时用适量的水送服,既要保证整个胶囊吞入胃内,水量又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检测后:
- 做完呼气试验后,由于C14需经肾脏排出,此时一定要多喝水,多排尿来加速C14的排出。
- 对于备孕的同志来说,出于安全考虑,一般建议呼气试验3个月后才能开始备孕。
专家观点
石浩强强调,尽管碳14具有放射性,但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其辐射剂量极低,不会对身体造成显著危害。而且,通过合理安排检测后的饮水和排尿,可以进一步降低体内残留的放射性物质。因此,对于需要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成年人来说,碳14呼气检测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便捷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碳14呼气检测是一种科学、安全的医学检测方法。虽然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其辐射剂量极低,对普通人群不会造成显著危害。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测,碳14呼气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无痛、准确性高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