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热处理废水处理实现重大突破
汽车制造业热处理废水处理实现重大突破
在汽车制造业中,热处理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类废水含有金属离子、油污和清洗剂等多种污染物,不仅处理难度大,而且处理成本高。然而,最近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成功实施了一套先进的热处理废水处理工艺,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这家位于大连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每年产生的废液量超过600吨,主要来自工件清洗过程,属于废乳化液。这些废液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包括悬浮物(SS)、石油类、表面活性剂和化学需氧量(COD)等,污染物浓度很高。此前,企业一直采取委外处理的方式,每年需要支付高达180万元的处理费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与沈阳工大蓝金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采用了一种名为“高效低温相分离”的中水回用技术工艺。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在低温条件下通过相分离原理,将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水有效分离,从而实现废水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经过处理后,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标显著降低:化学需氧量(COD)降至500mg/L以下,总油含量降至20mg/L以下,氨氮含量控制在45mg/L以内。这些指标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二二级标准的要求,不仅可以直接排放,还可以回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清洗环节。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一技术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处理后的系统运行成本仅为10万元/年,浓缩液处理成本约为15万元/年,总计35万元/年。相比之前的180万元/年委外处理费用,企业每年节省了145万元,处理成本降低了83%。
这一突破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为汽车制造业的环保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大幅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这种创新的废水处理技术有望在更多汽车制造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为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