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虚假中奖骗局频发,法律责任知多少?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34: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虚假中奖骗局频发,法律责任知多少?

近年来,虚假中奖骗局频发,不仅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益,还对社会诚信体系造成了严重影响。这类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从传统的快递包裹中奖到新型的虚假投资理财,手段日益狡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虚假中奖骗局的常见手法

虚假中奖骗局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快递包裹中奖类诈骗:骗子伪造快递单号或冒充快递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假中奖通知引诱受害者支付“手续费”、“税费”等。

  2.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投资理财的信息,寻找受害人并建立联系,让受害人先在涉诈App(虚假投资平台)上帮其操作,制造“稳赚不赔”的假象,最后诱导受害人转钱到涉诈App上,实施诈骗。

  3. 冒充政府机关诈骗: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博取信任,继而实施诈骗。

  4. 刷单返利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以“足不出户、高额佣金”为噱头吸引受害人,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的刷单App进行所谓的“进阶任务”,承诺通过刷单可以快速获利。

法律责任分析

刑事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法律责任

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卡主作为提供银行卡的人,客观上为诈骗主体消解赃款给予便利,形成牵连,使得被害人遭到确切损失,诈骗所得赃款一旦转入卡主银行卡,其与被害人即形成债的关系。再者,由于犯罪主体不重合,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不一致,往往把密切相关行为的犯罪进行形式上的分段处理,但从民事责任法律分析,应从一整体评价。实践中,司法机关进行裁量时也会将上游犯罪作为下游犯罪定罪量刑的一个标准。尽管卡主可能构成的犯罪行为与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紧密关联,但因没有被认定为共同犯罪,对于卡主的民事责任可能容易被忽视。

如果说刑事法律对犯罪人员的民事责任仅作原则性规定,那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46条则对电信诈骗相关人员的责任承担指出明晰的方向。首先,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相关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已明确被纳入民事赔偿主体范畴,卡主亦不例外。其次,“造成他人损害”,是指犯罪人员实施不法行为,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给他人带来财产损失。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害不言自明,卡主对损害结果的发生起到了客观上的帮助作用,与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属于叠加的因果关系。最后,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被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卡主进行财产损害赔偿。

防范措施

  1. 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任何来历不明的中奖信息,尤其是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传播的。

  2. 核实信息:如果收到中奖通知,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要轻易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3. 谨慎转账:任何要求提前支付费用(如税费、手续费)的中奖信息都是诈骗,不要轻易转账。

  4.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不要随意透露给他人。

  5. 及时报案:如发现被骗,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

虚假中奖骗局虽然手法多样,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加强对这类诈骗行为的法律打击力度,也是保护公民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