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沟通消除误会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5: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沟通消除误会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效沟通是消除误会的关键。从孔子与颜回的误会,到松下幸之助的创业故事,再到印度电影中的悲剧,这些案例无不说明:沟通不畅是产生误会的根源,而坦诚的沟通则是化解误会的良方。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人际沟通因信息传播的快节奏且片状化而日趋复杂。虚拟社交平台虽然使人们得以更加亲近,却又因其信息不确定性与误解风险的增加而频发问题。因此,不论是在工作、家庭、情感、学习、社交生活或是其它任何方面,我们都应更加重视有效沟通、及时沟通。

误会在所难免

误会常常产生于认知不同、理解角度不同、相互缺乏了解、道听途说、旁人挑唆或者断章取义的猜想等等不同的因素。有时是我们误会别人,有时是别人误会我们,或者双方都相互误会。

被人误会了,我们心中委屈甚至愤怒;误会别人了,当知道真相之后,我们又会悔不当初,想当面道歉,却总是放不下架子;相互误会时,就更加麻烦了,两方都卯着劲地仇视、敌对,最终矛盾激烈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虽然有些误会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作用下默默化解开,但有的误会还是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永久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冷静全面地思考及沟通,任凭误会存在而“无作为”地等待它自己消化掉,就会很容易将小误会演变为大麻烦。

若是因为一次误会导致我们失去一个事业上的好盟友、生活上的好伙伴,或者是失去某次绝佳的合作机会,那就太令人惋惜了。其实,绝大部分误会的根源就是沟通不畅,而沟通是解开误会的万能钥匙。

出现误会通常是

对感受和信息的内容解读偏差

人总是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方法来沟通,但每个人表达的方式和层面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很多时候,事实可能根本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如果我们不及时沟通,任由事情继续发展下去,误会可能就会越来越大。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听罢,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正如孔子所感叹的那样,我们的眼睛所见和心里所想,都会时有偏差,因此,我们不该太相信自己的感官与想象,而轻易就对别人产生误会。如果心中真的有疑虑,那不妨坦诚真挚地当面与对方沟通清楚。

误会一旦产生,而我们又不积极主动地去沟通处理,心里的疙瘩就会一直存在,我们就会在误会中越陷越深,从而影响了相互的关系。有人说可以等之后找合适的机会再说出来,可那岂不是为时过晚?小的误会不解开,误会很可能越攒越多,导致我们越来越难以控制不理智的言行。

要想解开误会,好好沟通可以说是最有效的途径,毕竟,大部分误会都是因为沟通不到位引起的。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我们沟通不畅呢?

认知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时都是一张白纸,伴随着成长环境、教育经历、性格、个人机遇的不同,若干年后我们的认知有着天壤之别。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个体对外界信息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你想表达的想法未必是他理解到的,这就产生了沟通不畅。

立场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尤其当涉及到利益时。每个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大利益,互不相让,这导致沟通不愉快,产生误会,最终难达成合作。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多些共情力,以达成一致目标为目的进行沟通,事情会好办许多。

就像之前,成都双流区人民检察院墙外一农民工就餐遭保安驱离事件,归根结底就是人际间的沟通难题所产生的误会。农民工选择在检察院墙边用餐,或许是出于该处环境宁静的原因;而安保人员驱离他,则可能是出于维护安全秩序的职责所在。由于不同的身份及立场,两人沟通不良,以致于发生了一些争端。

人与人之间本就存在差异,而误解就往往源于各方对于事实的认知与解析的差异。在与人沟通时,尝试理解差异并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好好沟通,能帮助我们避免很多误会。

调整沟通方式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相传松下刚刚创业起步时,为了推广一种新型照明灯,就对合作伙伴表示希望对方免费为他提供1万个新型的干电池。对此,合作伙伴感到惊讶,他问松下:“你说什么,1万个,而且是免费的?松下先生,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松下意识到对方误会自己了,担心自己的偿还能力,于是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先生,最近我发明了一种很实用的照明灯,而且很有发展潜力,可是我能力有限,如果一个个慢慢卖,不如将这1万个当做样品分发下去,因此我真诚地希望你能配合我。”

对方听后说道:“你这个想法的确是挺伟大的,可是我也是小本生意,利润微薄你也知道的。”松下明白对方还是担心他给不了现钱,于是进一步解释到:“我不会毫无缘由白拿您1万个干电池,我保证一年之内把20万个干电池卖出去,所以请您先送给我1万个,如果卖不了20万个,您就按规矩收钱。”

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松下接着解释说:“现在我30岁,正年轻呢,即便亏损了也有机会弥补,我事业发展起来之后一定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帮助。”

松下的一番话既坦率地说明了自己的难处,又为对方考虑,不让对方承担风险。听完以后,对方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露出笑脸说:“年轻人,好好干吧,你若是能够在一年之内卖掉20万个,这1万个我就免费送给你。”

松下没想到对方不但通情达理,而且还反过来鼓励自己,于是马上就将新产品投向市场进行试用,大获成功后,松下的事业就此迈入了新的台阶。

事业的打拼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如果想要他人理解你、不产生误会,就一定要及时坦诚向对方说明理由,千万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暂时蒙骗对方,那样即便自己一时计谋得逞也会落下不良的口碑,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只有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赢得支持。

同样在生活中,人和人的交往由于立场、背景、风俗习惯、所受教育等不同,沟通起来难免会有一定的偏差。好好沟通,耐心沟通,才能及早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

如何改善沟通?

首先应学会倾听。倾听不仅包括聆听他人的话语,还要懂得深入理解其感受、思路及需求,唯有真心倾听,方能增进彼此间的信赖与共情,消解误解。

其次是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沟通是双向过程,唯有明确传达自身意图与情感,他人才能准确领会。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语调及面部表情,避免带有情绪、过度强势或含糊不清,以防产生无谓误解。

还有就是务必重视非语言交际。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流方式,能远胜于语言传达情感与信息。在沟通过程中,关注对方的身体语言与表情变化,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沟通方式,从而获取更多信息,促进双方深入了解。

** 人际之间误解及沟通不畅构成了当今社会广泛面临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亟需学习沟通。**

好的沟通方式,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构建和谐稳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没有必要一谈到误会就色变

大部分的误会起因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只要我们积极主动沟通,得当地去处理,便不会因误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从另一角度来说,发生一些误会之后,反而会令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对方,增进了解和感情。

不论是谁,处于一定的交际关系和生活圈子之内,都会与误会发生牵连,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一谈到误会就色变。

有了误会,积极解决才是正道。俄国政论家、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说:“思想上的错误会引起语言上的错误,言论上的错误会引起行动上的错误。”

如果,我们在产生误会时,能不先想到对方的错,就不会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也就没有了错误的思想,我们便不会说出错误的话,更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一部印度电影,讲的是一贵族养了几只大象,有一只大象格外聪明,很喜欢跟小孩子们玩耍,贵族便把自己最小的孩子交给这只大象照顾,大象与孩子相处得非常亲密融洽。可是一天意外发生了,贵族发现自己的孩子受了伤,坐在地上嗷嗷哭着。贵族想都没想,就命令仆人把那头大象给杀了。大象刚被杀死,就有仆人来报,后花园里有一只老虎的尸体。

贵族这才知道,原来伤害孩子的不是大象而是那只偷溜进来的老虎。真相大白后,贵族扑在大象尸体上,哭得泣不成声。

误会往往使我们情绪激动,大脑失控,没有理智,没有耐心去多加思考,更没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冲动之下的我们,更不会想到要澄清真相,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酿成一场悲剧。

所以,在误会产生之后,我们最好还是先控制住情绪,不让有害的思想占领我们的大脑,尽量冷静下来,反省下自身的问题,再思虑下客观的原因,如果还是觉得对方有错,那么就尽快地与对方进行沟通解决问题。

在处理误会的方式中,相比于争吵,决斗,或者咄咄逼人地兴师问罪,坦诚地平等地沟通,往往更能平息怒火,拉近两人的距离,解开芥蒂。

很多时候,如果你能积极主动地做出沟通的姿态,就不会让误会一直存在,也就不至于让误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结语

人与人之间太容易产生误会了。有的误会存在谁对谁错这一说法,有是非黑白之分;而有的误会不存在谁对谁错,从各方的视角来看,都没有错,但还是产生了,既荒诞又合理。这就是相互沟通不到位产生的结果。

如果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那么沟通就是表达者消除误解最有效的途径。

多多沟通,其实世界远比你想的更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