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新研究:二甲双胍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4: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新研究:二甲双胍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药物,其降糖效果和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关于二甲双胍的最佳服用时间,临床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近期,一项发表在Diabetologia杂志上的澳大利亚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

01

研究发现:餐前服用效果更优

该研究采用双盲、随机、交叉设计,纳入16例接受固定剂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500~2000 mg/d,≥3个月)、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胃肠道症状。研究设计了四个干预组:餐前60分钟、餐前30分钟、随餐服用二甲双胍,以及未给予二甲双胍的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餐后血糖变化、胰高糖素样肽-1(GLP-1)水平和胰岛素水平。

研究发现,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餐前服用二甲双胍的效果显著优于随餐服用。具体而言,餐前60分钟和餐前30分钟服药的降糖效果最好,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上建议随餐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实践。

02

作用机制:GLP-1分泌的调节

进一步分析显示,餐前服用二甲双胍能够更有效地刺激GLP-1的分泌。GLP-1是一种肠促胰素,能够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研究发现,与随餐服用相比,餐前30分钟和餐前60分钟服用二甲双胍的血浆总GLP-1水平均较高。这一机制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餐前服用能够获得更好的降糖效果。

03

安全性:胃肠道耐受性良好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无论是在餐前还是随餐服用,二甲双胍的胃肠道耐受性相似,没有观察到额外的不良反应。这表明,改变服药时间不会增加胃肠道不适的风险,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04

临床意义:优化降糖策略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优化降糖策略。通过调整服药时间,患者可以在不增加药物剂量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其次,这一发现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在制定降糖方案时,医生可以考虑将餐前服用二甲双胍作为首选方案,特别是在需要强化降糖效果的情况下。

05

注意事项:个体化治疗

尽管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餐前服用二甲双胍。例如,对于胃肠道反应特别敏感的患者,随餐服用可能仍然是更好的选择。此外,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肾功能、合并用药等)也会影响服药方式的选择。因此,最佳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06

常见副作用与禁忌症

除了服药时间,了解二甲双胍的常见副作用和禁忌症也非常重要。根据相关资料,二甲双胍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随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外,还可能出现乏力、疲倦、体重减轻、头晕、皮疹等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罕见但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需要引起重视。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意识障碍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禁忌症方面,以下情况的患者禁用二甲双胍:

  • 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
  • 肝肾功能不全
  • 心力衰竭
  • 急性心肌梗塞
  • 严重感染和外伤
  • 重大手术
  • 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
  • 既往有乳酸性酸中毒史
  • 对本品过敏者
07

监测与注意事项

在使用二甲双胍时,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 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尿酮体情况。
  • 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应监测患者血糖情况,以防低血糖。
  • 与胰岛素合用时,应调整剂量,以防降血糖作用过强。
  • 当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性研究而使用静脉注射碘化造影剂时,患者应暂时停止服用本品。
  • 监测维生素B12的水平,以防贫血。二甲双胍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因此长期使用时需要定期检查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进行补充。
  • 尽量避免饮酒,以防乳酸性酸中毒发生。

二甲双胍应密封、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保存,以确保其有效性。

08

总结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药物,其降糖效果和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近期研究发现,餐前30分钟或60分钟服用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优于随餐服用,且不会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这一发现为优化降糖策略提供了新的参考。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个体差异,最佳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