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从千年文化古镇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乌镇:从千年文化古镇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乌镇,这座有着七千年文明史和十三百年建镇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正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创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从古老的石板路到现代的互联网论坛,乌镇正在经历一场从千年古镇到国际舞台的华丽蜕变。
千年古镇的文化传承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这里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乌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春秋时期是吴国和越国的交界处,秦朝时期属于会稽郡,隋朝时隶属于苏州,后归属于湖州。宋代时,乌镇地设监镇官,负责火禁并管理酒税,为了防御盗寇又招揽军队。明清时期,乌镇成为了浙直分署、江浙分署的驻扎地。
乌镇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更是一座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的文学之乡。茅盾、木心等文学巨匠都诞生于此。其中,木心先生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他出生于乌镇东栅,精通文史与艺术,在文学创作上独树一帜,其作品融合东西方文化,展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今年是木心恢复写作35周年,相关纪念活动在杭州举行,多位作家学者参与对谈,探讨木心的文学贡献。
从没落到复兴:乌镇的现代化转型
进入20世纪后半叶,随着水运的衰落,乌镇失去了往昔的活力,年轻人大量外流,只剩下老人孩童,成片的民居年久失修成为危房。然而,乌镇并没有被遗忘。1999年,乌镇开始觉醒,掌门人陈向宏带领乌镇人,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他们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从邻近乡里收集旧料,将铺好的水泥路面全部恢复为青石板路,同时修复了陈年的门窗、断壁残墙和损毁的小桥。经过修整,一个没有电线杆的江南小镇完整再现。
乌镇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观光小镇(东栅)、度假小镇(西栅)和文化小镇。东栅奠定了基础,西栅发展壮大。西栅有大量民宿,形成了非常具有温情的民宿氛围。同时,乌镇还注重一店一品,避免同质化。此外,乌镇还推出了自己的预定网站,提高了营销效率。乌镇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注重文化创新。2001年,乌镇提出了做戏剧节的想法,并付诸实践。现在,乌镇戏剧节已经成为全世界知名的戏剧节。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的国际舞台
2014年,乌镇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从此,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其中1800余名嘉宾现场参会,共话数字未来。
本次峰会推出了四大“亮点”特色项目和活动:全新设立“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共有来自全球的7位领军人物和14家知名企业获奖;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启动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搭建学术交流和思想对话的机制化、常态化合作平台;设立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峰会期间还发布了《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促进开放、协作、共赢的数据国际合作报告》《跨境电商竞争力研究系列报告》等一批重要报告及成果。
数字化转型:乌镇的未来之路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乌镇再次走在了前列。中国联通在乌镇建设智算中心,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算力达2000P,将为当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提供数字基座。同时,中国联通在乌镇及周边地区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在低空经济领域进行创新探索。
从千年古镇到国际舞台,乌镇的华丽蜕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乌镇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更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数字化未来,成为连接古今、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