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使用全解析:这些人需要吃,这些人不能吃
阿司匹林使用全解析:这些人需要吃,这些人不能吃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药物,但并非人人都需要服用。正确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使用不当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本文将详细解释阿司匹林的使用方法和禁忌人群。
首先说明一个问题,不是人人都需要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很重要的药物,但是药物毕竟是药物,药物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可以防病治病,用错了可以引起严重后果。
我们的血液内有一种东西叫做血小板,当血管出现破口时血小板就会聚集到一起,堵塞破口,防止持续不断的出血。所以说,维持正常的血小板功能,对于预防出血性疾病很重要。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冠状动脉或脑动脉的粥样斑块破裂,就会引发血小板聚集,就会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心梗或脑梗。我们使用阿司匹林的目的在于防止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从而预防心梗、脑梗。
这样看来,在我们吃阿司匹林预防心梗、脑梗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出血(如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权衡利弊。如果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很大、但出血的风险较小,吃阿司匹林的好处就多于坏处,那就应该吃。反之,如果一个人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很小,吃阿司匹林的坏处就会多于好处,就不应该吃。
所以说,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不是谁都可以吃的药物,我们要严格掌握使用阿司匹林的适应证。用对了可以有效预防心梗脑梗,用错了则有可能引起严重出血。
有人以为上了年纪都需要吃一点阿司匹林预防血栓,这是不正确的。也有很多人发现颈动脉有小斑块就用上了阿司匹林,有人因为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就用上了,有的人心电图T波低平就用上了,也有人因为胸闷、并没有冠心病的证据也在长期吃药,这都是不对的!
另一方面,很多人已经确诊冠心病、甚至发生过心梗、脑梗,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没什么不舒服的症状了,就自行停用阿司匹林了。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样的人很容易再次发生心梗脑梗、甚至更严重的事件。
所以,该不该吃阿司匹林有很多学问,患者自己不要擅自用药或停药。能不能用、该不该用一定要听医生的。
特别提醒大家,属于下属情况的人不应该吃阿司匹林:
年龄<40岁或者>70岁的人,如果没有确诊冠心病、脑梗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严重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一般都不应该吃阿司匹林。这些人用药不会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会增加出血风险。
无论什么年龄的人,如果没有确诊冠心病、脑梗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严重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只要存在以下容易出血的因素,都不应该吃阿司匹林。这些因素包括:
- 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例如常见的止痛药、糖皮质激素、华法林等抗凝药)
- 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
- 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
- 严重肝肾疾病
- 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 未控制的高血压
确实有必要吃阿司匹林者,也要等这些出血危险因素纠正后再用药。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