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通明宫遗址:北方“小故宫”的七百年沧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5: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通明宫遗址:北方“小故宫”的七百年沧桑

通明宫遗址,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张秀屯乡,是一处承载着近七百年历史沧桑的元代寺庙建筑。这座被誉为北方“小故宫”的古建筑群,不仅见证了从元代到明清时期的辉煌,还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受战火摧毁,成为了一段悲壮历史的见证。

01

历史沿革

通明宫始建于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据清嘉庆八年版《枣强县志》记载:“通明宫在东郭村开元至正元年建,明隆庆二年乡耆徐平等,建两廊十间,有邑人陈希南碑记,崇祯十一年重修。”经过多次增修扩建,通明宫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占地约9万平方米,相当于13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02

建筑特色

通明宫的建筑布局严谨,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遗址、前殿遗址、后殿遗址。原建筑群共有七七四十九座建筑,包括殿堂、阁楼、庙宇、亭台等,展现了元代寺庙建筑的典型风格。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玉帝大殿,其金砖琉璃瓦斗拱结构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乾清宫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殿高约十一二丈,殿内供奉的玉帝像为铜铸镀金结构,高达九丈九尺,仅头与冠就达一丈多,传说耳朵里可容四人打牌。殿顶上的镀金铜葫芦直径约五尺,无风时啸声可传十里。

通明宫的建筑艺术价值极高,各代石碑、石刻不计其数,雕刻精美,尤其是鸟兽形象栩栩如生。宫内还有数百株古柏,最粗者胸径达一米余。西侧一口大井,直径两米多,井水清冽,即使在每年九月十五庙会期间,经数万人饮用十几天,水量仍不减。

03

抗战记忆

1939年,抗日战争的烽火蔓延至枣强县,通明宫这座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建筑群未能幸免于战火。在日军的炮火中,这座被誉为北方“小故宫”的宏伟建筑化为一片废墟,仅留下残垣断壁和散落的石碑,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如今,通明宫遗址已成为衡水市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但其作为历史的见证,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凭吊。站在遗址之上,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通明宫遗址不仅是一处文物古迹,更是一段民族记忆,提醒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