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袁世凯新军:从定武军到北洋六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31: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袁世凯新军:从定武军到北洋六镇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决定编练欧式新军。1894年,袁世凯接管定武军,开始了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重要篇章。他重新制定《练兵要则》《营制》《饷章》和《聘请洋员合同》等,对定武军进行整顿扩编。经过他的精心打造,这支军队从3000人的步队、1000人的炮队,逐步扩编至7300人,改名为“新建陆军”。新军由步、炮、马、工程、辎重等各兵种组成,从国外购置新式步枪、马枪和快炮等装备,“军用器械,始成一律”。其部队建制、训练、技术、战术、操典等基本是模仿德国和日本。聘请外籍人担任训练教官,诸如德国人巴森斯参赞营务兼管教练、伯罗恩任德操教官、祁开芬任炮兵教官,挪威人曼德任马队教官。1896年始,袁世凯在小站创设德文、炮队、步队、马队4所随营学堂,进行教学,正式奠定了北洋军阀的基础。它与董福样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一起统称为"北洋三军",隶属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这支军队全部用德国和奥地利制造的西式枪炮武装,并仿照德国陆军建制,按军、镇、协、标、营、队、排编成,实际相当于现代意义上"军、师、旅、团、营、连、排"的军队编制,具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各兵种。因其队伍训练营地在天津东南70里的一个铁路站,位于天津至大沽站中间,故被称小站练兵。小站练兵也被视为中国军队近代化训练的开端。

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因袁世凯政变中告密有功,荣禄为袁世凯增兵2000人,这样新建陆军的兵力增至9300人;大大增强了实力。戊戌政变以后,清政府命袁世凯暂行署理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事务,命荣禄为军机大臣,统领毅、甘、武毅、新建陆军等北洋各军。荣禄随后奏准将北洋各军编练成武卫军,武卫军分为左、中、右、前、后五军。意世凯的新建陆军被改称为武卫右军,仍驻小站。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后,袁世凯秉承帝国主义和清廷的旨意,率武卫右军进入山东镇压义和团。在此期间,袁世凯奏准将山东原有地方旧军34营约14000多人改编成"武卫右军先锋队".这样武卫右军就从9300人猛增到23300人,军队规模猛增至原来的两倍半。山东时期是北洋新军实力突飞猛进的一个重要阶段。庚子之役中,荣禄的武卫军里面左、中、前、后四路军几乎全部崩溃,聂土成战,唯一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得到发展的就是袁世凯带入山东与帝国主义搞"东南互保"、未径庚子之役而通以保全的武卫右军。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幸存的武卫右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的建设。

北洋新军的成功.离不开清廷的组织与领导。自编练新军以来,清廷先设督办军务处.练兵处。后又与兵部、太仆寺合并为陆军部,全国的军政要务都由中类军事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对于张之洞,刘坤一在南方组建的自强军,清廷同样没有任其自由发展.1901年即下令调往山东进行整编,后并入北洋新军。在袁世凯的建议下,清廷加速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1904年又颁布全国统一的军事法典,即《奏定陆军营制饷章》.涵盖了士兵招弱、征调、训练,奖惩,武器,运输,营合,卫生等各个领域,力求军事制度的现代化。清廷还计划进一步完善军事教育体系,将全国的军事学堂统一划分为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四个等级,西方的军衔制度也在此一时期被引入,以培养、激励军人的忠诚感、荣誉感。显而易见.清廷对新军的各项事务有着全面、系统、深入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袁世凯以武卫右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的建设。1903年7月,袁世凯以王士珍等人招募的6000常备军为基础,另增募两营,共12营,分为4标,又增加马、炮队各1标,在保定成镇,不久,又以马队4营为基础,新募新兵,组成了北洋常备军第二镇。1904年,他以当初在保定的“巡警营北段”为基础,操练了第三镇。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2月,袁又提议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将全国各地的常备军各镇改称陆军各镇。5月,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为基础的新建三镇,与武卫右军、自强军的旧三镇,统一番号为近畿陆军第一镇至第六镇,归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管辖,故合称“北洋六镇”,又称“北洋新军”,负责拱卫京畿,北洋系正式成形。除京旗常备军由满人铁良指挥和控制外,其余5镇6万多兵力的实权都澡纵在以衰世凯为首的小站集团手中北洋6镇的实际兵力达74525人,而当时全国的总兵力只有16万人,就是说袁世凯此时掌握的北洋六镇兵力已接近全国总兵力的一半,这种军事优势在后来镇压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得到明显发挥。1905年北洋六镇的建立,标惠着北洋军制改革的基本成功和作为军事集团的北洋军阀开始形成。至1911年,全国共编新军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1个禁卫军。

在袁世凯的领导下,北洋新军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将领,他们不仅在新军的创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各自发展,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

冯国璋,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他善于运用政治手段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军事上也是一位颇具才干的将领。冯国璋的军队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镇守江南方面,他的亲信部下统治着湖北、江西两省,形成了“长江三省”的稳固势力范围。

段祺瑞,皖系军阀首领,号称“北洋之虎”。他凭借精明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多次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袁世凯死后,他担任国务总理,成为北京中央政府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段祺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带领中国成为战胜国,为国家赢得了国际地位。

吴佩孚,直系军阀的后起之秀,是北洋系中最能征善战的将领之一。他早年支持学生、工人运动、民主活动,很得人心。在直皖战争中,吴佩孚担任前敌总司令,仅用几天时间就击败了段祺瑞的大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他更是击败了张作霖,将奉系赶回了山海关内。

北洋新军不仅在军事上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还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参与了辛亥革命的镇压,成为清政府维护统治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袁世凯的去世,北洋新军逐渐分裂,演变为各派军阀势力,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军阀混战时期。

袁世凯新军的创建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这支军队的崛起和演变,是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