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评级: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工具
企业信用评级: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工具
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信用评级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信贷资产管理以及企业自身发展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
信用评级: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的重要依据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单位,与商业银行有着密切的信用往来关系,银行信贷是其生产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其生产经营活动状况的好坏,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资金使用好坏和效益高低。这就要求银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判断信贷资产损失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防范贷款风险。现阶段,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的不断加深,对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效益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信用评级对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越发明显,重要性日益突出。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其评级结果具有较高的公信力。首先,信用评级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监管部门监管严格。例如,四川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具有信贷评级资格的中介机构从14家减少到7家,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确保了信用评级的社会公信力。其次,社会中介机构与商业银行、企业没有利益关系,加之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不可能违规提高评级结果。再次,信用评级程序独立、科学、严谨,能够保障信用评级结果公正、客观。
信用评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其信贷资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单一或综合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
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加强,银行银根紧缩,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难度加大,附加条件逐渐增多,比如提供资产抵押、质押、第三方担保等。商业银行实施放贷后,重点将转到对该笔信贷资产进行风险管理,而信用评级自身具有的跟踪评级功能将会对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情况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跟踪评级是指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有效期内,根据相关协议和规定,对评级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以掌握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做出是否进行评级级别调整。由于能掌握到企业的最新情况,即能及时、准确地揭示企业的信用变化和潜在的信用风险,这就为商业银行保障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增加了信息源。银行可依据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结果做出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必要和措施。因此可以说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又一道“防火墙”。
信用评级:助力企业提升信用形象
实践证明,被评估企业通过信用评级后,在从事经营活动中能向有关方面提供客观公正的资信等级证明;有利于拓展融资渠道,稳定融资来源;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有利于提高新债券发行的效率;也有利于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
综上所述,信贷市场的信用评级作用明显,重要性突出,它不仅有利于防范信贷风险,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提高银行的效率和业绩,也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亦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的监管水平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我国金融征信体系乃至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诚然,目前西部的信用评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各项功能亦需进一步完善,但我们相信,信用评级是建设维护信贷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要工具,信用评级事业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