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思维、拒绝灾难化:这样调整思维更快乐
上游思维、拒绝灾难化:这样调整思维更快乐
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能力。它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甚至决定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你是否曾陷入这样的困境: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能泰然处之,有的人却焦虑不安?为什么有些人总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而有些人则容易被负面情绪所困扰?答案可能就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中。
柏拉图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只是有的人步履轻盈,有的人脚步沉重。一个人的阶段性崩溃,并非是因为无常的外在事物,而是因为难以自控的内在情绪。这些情绪让我们身心俱疲,久而久之,原本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消极能量的积累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情绪变好的关键:扭转思维
遇到难事,掌握“上游思维”
“上游思维”是指,遇到难题,不要盲目去干,应该把眼光投向上游,追根溯源才能根治问题。现实中的我们,总习惯把精力用来应付不断出现的问题上,结果耗费了大量时间,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爱因斯坦说:“如果我有1小时来解决问题,我会花55分钟思考问题,再用5分钟思考解决方案。”当你站在更高维度,从全局考虑,抓住事情的根源与本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遇到急事,拒绝“灾难思维”
听过一句话:“你感受到的痛苦,其实都是来自你的推理。”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忧虑不堪,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能脑补出一场灾难。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想得太多,把简单的事往复杂处想、往坏处想。
不切实际地假设最坏的情况,一味放大后果,只会不断加重内心负担,直至情绪崩溃。在这世上,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只要情绪不乱,办法总比问题多。遇事不妨轻松点,多往好处想,方能获得精神上的松弛平和。
遇到烦事,戒掉“反刍思维”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脑海里反复重放白天的糟糕画面,将过去的痛苦嚼了无数个来回,长夜漫漫,辗转难眠。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刍思维。
有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煎熬,就是被过去困住了。总是咀嚼伤痛,人就跳不出回忆的牢笼;和过往纠缠不休,只会让自己受尽委屈。事情发生了,我们要做的是,事过翻篇、能忘则忘。学会将那些糟糕的回忆斩断,与那些不开心的事做告别。凡事向前看,一直往前走,才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本文原文来自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