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抗利尿激素的秘密:揭秘肾脏水分代谢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0: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抗利尿激素的秘密:揭秘肾脏水分代谢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又称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是一种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并储存于垂体后叶的九肽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当机体处于脱水状态或血浆渗透压升高时,ADH的分泌会增加,作用于肾脏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反之,当体内水分充足或血浆渗透压降低时,ADH的分泌则减少,尿量增多。

01

水通道蛋白的作用机制

ADH在肾脏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的表达和分布。水通道蛋白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能够特异性地允许水分子通过,从而调节细胞内外的水分平衡。在肾脏中,水通道蛋白主要分布在肾小管的不同节段,其中AQP2在ADH的调节下发挥关键作用。

AQP2主要分布在肾脏集合管的主细胞顶膜和胞内囊泡上。在ADH的作用下,集合管主细胞内的囊泡会与细胞膜融合,使AQP2插入细胞膜,增加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当ADH水平降低时,AQP2会从细胞膜上内化回到胞内囊泡,减少水的重吸收。

02

ADH分泌的调控机制

ADH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精细调控,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

  1. 血浆渗透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够感知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刺激ADH的合成和释放;反之,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ADH的分泌减少。

  2. 血容量:左心房和大静脉中的容量感受器能够感知血容量的变化。当血容量减少时,容量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反射途径促进ADH的释放;反之,当血容量增加时,ADH的分泌减少。

此外,疼痛、应激、恶心等生理刺激,以及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吗啡等,也能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影响ADH的分泌。

03

ADH功能异常的病理表现

ADH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尿崩症。

  1. SIADH:SIADH是一种由于ADH分泌过多或作用增强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某些恶性肿瘤(如小细胞肺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等。过多的ADH作用于肾脏,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加,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表现为低钠血症、尿钠排泄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等症状。

  2. 尿崩症:尿崩症则是因为ADH分泌不足或肾脏对ADH反应减弱,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根据病因不同,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ADH分泌不足)和肾性尿崩症(肾脏对ADH反应减弱)。

了解ADH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水分代谢中的调节作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水分平衡调节,也为临床治疗脱水、水肿等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随着对ADH及其受体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开发出更多针对ADH系统的药物,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