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秘人体的自我修复系统:凝血系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1: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秘人体的自我修复系统:凝血系统

人体具有令人惊叹的自我修复能力。当我们不小心划破皮肤时,伤口会迅速止血并结痂。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复杂的凝血机制。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人体凝血系统的奥秘。

当我们不小心划破皮肤时,伤口会迅速止血并结痂。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复杂的凝血机制。人体的凝血系统由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等多种细胞和蛋白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止血任务。

通常认为,外伤造成的生理性止血包括三个阶段:血管收缩和血小板激活、凝血因子激活和抗凝系统、纤溶系统激活。

在止血第一阶段,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发挥主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血栓素和内皮素,使小血管持续收缩,同时分泌激活血小板、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的物质,加速凝血过程。血小板则像急救队员一样,迅速聚集到伤口处,形成“补丁”阻止血液流出。

止血第二阶段的主要参与者是凝血因子。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有14种,除了存在于组织中的3因子(组织因子)外,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当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会按一定顺序激活其他凝血因子,形成复杂的催化作用。这一过程类似于接力比赛,最终形成凝血酶,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能在伤口上形成结实的网状结构,捕获血细胞,使血液变得稠密,达到止血效果。

止血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溶解已完成止血使命的止血栓,以保持血管通畅并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与修复。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酶原在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纤溶酶,纤溶酶能水解纤维蛋白的肽链,将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降解为小肽,最终形成纤维蛋白降解物。

凝血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环环相扣的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出血或血栓问题。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呢?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查项目包括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临床上常用的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的敏感筛选试验,广泛应用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检测、肝素治疗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术前检查等。APTT延长可见于血友病A、血友病B、肝脏疾病、肠道灭菌综合征、口服抗凝剂、DIC、轻型血友病、FXI、FXII缺乏症、血中抗凝物质增多以及大量输注库存血等情况。APTT缩短则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肾病综合征。

凝血酶原时间(PT)通过体外模拟外源性凝血机制检测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反映血液外源性凝血功能是否正常。PT延长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 Ⅱ、Ⅴ、Ⅶ、Ⅹ 缺乏症、纤维蛋白原缺乏、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亢进、严重的急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以及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等。PT缩短则常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 Ⅴ 增多症、血栓性疾病、DIC 高凝期、口服避孕药等。

凝血酶时间(TT)反映体内抗凝物质情况,TT延长提示纤溶亢进,常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肝素治疗、SLE以及肝脏疾病患者。

纤维蛋白原在应激状态和妊娠晚期会出现生理性升高,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患者中会出现病理性升高;纤维蛋白原减少主要见于 DIC、原发性纤溶亢进、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溶栓治疗时。

在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纤维蛋白聚合体不断降解,形成D-二聚体。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血液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常用于帮助医生排查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

这就是人体凝血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作机制。通过众多细胞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凝血系统确保了机体的正常运作。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惜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毛佩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