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星:《流浪歌》红遍90年代,从打工歌手到抖音民工歌王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39: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星:《流浪歌》红遍90年代,从打工歌手到抖音民工歌王

一首《流浪歌》曾红遍大江南北,成为80、90后的共同记忆。这首歌的演唱者陈星,从一个打工的大学生,到民工歌王,再到如今的抖音歌手,他的音乐之路充满了坎坷与传奇。

在1985年的冬季,一名叫做陈星的大学生,乘坐寒假回家的巴士。这个学期的他经历了不少挑战,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常常令他倍感压力。作为家中的一员,他深知家人都在村里备受冷眼,因此他选择在课余时间打工驻唱,为了生活,也为了接济家庭。

在漫长的旅途中,大巴车颠簸着前进,陈星的内心却异常沉重。他的心情如同一幅凄凉的画卷,充满了无奈和委屈。这时,天空仿佛感应到了他的情感,一场大雪如约而至。飘洒的雪花如同孤独的灵魂,找不到归宿。这段景象,在陈星的脑海中演化为一首歌的旋律,越来越清晰。

终于,他回到了家。母亲在门口等候,桌上已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听到母亲的呼唤,他心中的旋律瞬间活跃起来。他急忙找来纸笔,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完成了这首歌的词曲创作。这首歌就是后来在90年代风靡一时的《流浪歌》。

尽管陈星的家境无法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但他的家庭却赋予了他非凡的唱歌天赋。他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花鼓戏艺人。因此,陈星从小就对农活不感兴趣,却对唱歌情有独钟。他坚信,即使唱歌只能为他带来微薄的收入,他也要坚定地走这条路,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似乎每个行业中的佼佼者都能感受到命运的召唤。陈星从小就坚信自己会在唱歌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总有一天会成为中国的一颗耀眼明星。在十六七岁的时候,他参加了一次歌唱比赛,并决定将自己的名字从“陈木清”改为“陈星”,因为他相信“陈星”这个名字能助他成为明星。

在那时,方圆多少里内的歌唱比赛,陈星几乎从未失手。他的独特唱法,颤音的运用,总是能够深深地打动听众的心弦。他将听众带入他创造的情感世界中,让他们沉浸在他美妙的歌声中。陈星的歌曲为何如此触动人心?那是因为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当年,他立志成为一名歌手,毅然决然地填报了武汉音乐学院的志愿。然而,事与愿违,他并未顺利考入。年轻气盛的陈星,为了面子,并未坦诚面对这个现实,而是选择隐瞒,自费进入一家民办艺校学习。

不久后,他意识到这并非理想的音乐教育之地,于是决定重新回到父母身边,坦白真相。经过半年的刻苦学习,他终于考入了湖北江汉大学(艺术系),开始了自己的新篇章。在大学期间,为了生计,他开始在各种场所弹唱。因其高超的演唱技巧,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甚至被誉为“高手在民间”。

陈星对生活的真实感悟,赋予了他的歌曲独特的韵味。他的代表作《流浪歌》便是基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而创作出来的。有一次,广州的音乐人朱德荣想要购买这首歌,但陈星并未答应。他认为这首歌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珍贵,无法割舍。即便出售,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演绎者,于是他婉拒了朱德荣的好意。

不过,陈星并未忘记朱德荣的嘱咐。他深知自己的音乐之路或许需要这位音乐人的帮助,于是他小心翼翼地珍藏了那张名片,期待着未来的可能性。陈星如获至宝般地将那张名片保存了起来,他感觉到这张名片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毕业后,陈星得到了一份当时看起来非常不错的工作——音乐教师。这份工作不仅让他能够实现儿时的梦想,远离农田,而且旱涝保收,生活无忧。

然而,音乐教师的职位陈星一天都没有做过。他坚信自己的前途远不止于此。于是,他选择了南下广州,去寻找他的伯乐朱德荣。

到了广州后,陈星决定先试探一下自己的实力。他没有直接去找朱德荣,而是先去了几家大唱片公司。他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音乐作品,但得到的反馈却让他心灰意冷。

“你的歌我听过了,《流浪歌》并不适合现在的主流市场。现在流行的是像《纤夫的爱》这样的歌曲,而你的歌曲并不符合这个趋势……”几家唱片公司的反馈如出一辙。

四处碰壁后,陈星拿出了朱德荣的名片,按照上面的地址找到了这位他心中的伯乐。见到朱德荣后,他鼓起勇气敲响了朱德荣办公室的门。朱德荣并没有立刻见他,而是告诉他先打电话预约时间。朱德荣还耐心地教导他,初来乍到应该先了解规矩,而不是冒昧地打扰别人。陈星深感愧疚,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陈星向朱先生坦言了自己的梦想和计划,他表示想签约公司成为歌手。朱先生告诉他,以他目前的水平签约可能还有些难度,但可以考虑自费出歌。这意味着所有的录制、制作、发行、销售和宣传都需要自己承担,这需要一大笔钱,大约十几万。对于陈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他也愿意倾其所有。

为了出歌,陈星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他全家的财产和名誉都押在了这件事上。陈星的决心和勇气最终获得了回报,他的首张专辑一推出便引起了轰动。在一天的买菜途中,他和弟弟在新华书店听到了自己的歌曲《流浪歌》在播放。那一刻,他激动得几乎要流泪。他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他的梦想成真了!在那一刻,陈星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熟悉,仿佛这首歌并不是出自他之手。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拉着弟弟快步向前,想要找到这首歌的源头。而当他发现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着他的歌曲时,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火了。

不久后,陈星接到了拍摄MV的通知。然而,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他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准备。于是,他穿着在摊位上买来的半袖就匆匆赶往拍摄现场。当他完成录制后,母亲在KTV里看到了他瘦弱的身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只有她知道,这个在别人眼中闪耀的明星,她的儿子,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才有今天的成就。

1997年,整整一年,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音乐的地方,《流浪歌》这首歌都会响起。它也成为了80、90后成长过程中一个难以磨灭的记忆。紧接着,1997年11月,陈星推出了由朱德荣创作的歌曲《新打工谣》,再次引发了热潮。一时间,陈星被誉为民工歌王。

2000年,陈星又以一首《离家的孩子》站在了歌坛的巅峰。《离家的孩子》至今仍然是KTV里点唱率极高的曲目。2020年,《大王小王》节目中的嘉宾金波评价陈星说:“后来的任贤齐他们,这些天王级的歌星们,都是几十人甚至几百人一起打造的,而陈星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以说他的作品完全是靠生命力赢得市场的。”这个评价非常中肯。

曾经有人问当红的水木年华:“你们和F4有什么区别?”水木年华回答:“他们是靠外表的,我们是靠唱歌的。”虽然有些讽刺,但他们的回答却充满了对音乐纯粹的追求。陈星也是一位追求音乐纯粹的歌星。他不依赖外在的形象和人设,而是靠自己的音乐作品来立足和代表自己。

他的音乐为人民服务,为那些离家的人排解思乡之苦,为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带来心灵的安慰。他每一次站在爆红的顶峰都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作品。他的音乐确实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慰藉和力量。一个独行的歌手,在波澜起伏的娱乐圈中能走多远呢?陈星,才华横溢,却未能成为歌坛的长青树。

随着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交通四通八达,网络日益迅捷,他的乡愁歌曲逐渐被时代的洪流冲淡。他曾尝试转型,创作佛教歌曲,这几首歌在小众范围内流传,却引发了关于他出家的传言。事实上,陈星并未因此出家,他只是皈依了佛门,用自己的音乐天赋来表达信仰。如今55岁的他,依然活跃在抖音上,自娱自乐。他其实很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正如主持人王芳所说:“现在是他人生最开心、最淡定的时候,因为第一轮创业已经结束,家庭也温暖着,孩子也可爱着。”陈星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的感觉很好,巅峰的风景很美,但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巅峰。时间会流逝,历史会湮灭,但只要我们曾被人仰望过,曾滋润过众生,那就是不凡。我们要懂得满足,活好当下,因为这就是人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