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四步处理法避免中毒
新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四步处理法避免中毒
“黄花菜都凉了”这句俗语,大家一定都听过。但你可能不知道,黄花菜不仅会“凉”,如果处理不当,它还会变成名副其实的腹泻“神器”!最近,成都就有市民因为食用新鲜黄花菜后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那么,黄花菜到底还能不能吃?答案令人惊喜: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还是可以安全享用这份美味的。
黄花菜为何会成为“腹泻神器”?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它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钙、钾、镁、铁、锌、硒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调血脂、降血压、抗氧化等功效。但同时,新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名为秋水仙碱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会被氧化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对肠胃产生强烈刺激,从而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据专家介绍,成年人如果一次摄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碱就会引起中毒,而50~100克新鲜黄花菜中就可能达到这个含量。更严重的是,二秋水仙碱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结合率高达50%以上,且能在人体组织中存留10天左右,这会导致机体出现持续性的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因此,食用未经妥善处理的新鲜黄花菜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何安全食用黄花菜?
虽然新鲜黄花菜存在一定的食用风险,但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我们仍然可以放心享用这份美味。
去除花蕊:黄花菜的花蕊部分秋水仙碱含量较高,因此在烹饪前应先将花蕊去除。
高温烹饪:将处理过的黄花菜用沸水煮熟,秋水仙碱在60℃以上的水温下会大大降低毒性。
冷水浸泡:煮熟后,再用冷水浸泡2小时以上,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秋水仙碱的含量。
适量食用:即使经过妥善处理,也不建议一次性食用过多,每人每次食用量最好控制在50克以内。
除了新鲜黄花菜,市面上常见的还有干黄花菜。干制过程可以破坏秋水仙碱,因此相对更安全。在食用干黄花菜时,建议先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清洗干净即可烹饪。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后的水会呈现黄色,这是黄花菜的花粉溶于水所致,属于正常现象。
路边的“黄花菜”别乱采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看起来像黄花菜的植物都能食用。例如,大花萱草和金娃娃萱草虽然与黄花菜外形相似,但它们属于观赏性植物,含有更高量的有毒物质。其中,大花萱草和金娃娃萱草的花蕾中秋水仙碱含量分别比黄花菜高出12.21倍和11.83倍,即使经过处理也难以完全去除毒性。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建议不要随意采摘野外或公园里的“黄花菜”食用。
黄花菜虽然美味,但食用时确实需要多加小心。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既享受美味,又避免变成“拉肚子”的罪魁祸首。所以,下次再吃黄花菜时,可要记得这些小贴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