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耳鸣与情绪问题相互影响,这些方法可缓解
专家提醒:耳鸣与情绪问题相互影响,这些方法可缓解
“嗡嗡嗡……”仿佛一群蜜蜂围着脑袋转,这种恼人的声音,是30岁的全职妈妈吴女士每天都要面对的困扰。生完孩子后,由于作息不规律、情绪波动大,她逐渐出现了耳鸣症状。起初,她以为只是暂时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耳鸣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
耳鸣,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却可能成为影响生活的“大麻烦”。据统计,耳鸣患者约占耳鼻喉科门诊的20%-30%,而在听力专科门诊,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0%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耳鸣不仅影响听觉,还常常伴随睡眠障碍、心烦易怒、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耳鸣与情绪的“恶性循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人工听觉植入中心主任李蕴主任医师指出,耳鸣与情绪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长期的情绪波动、失眠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耳鸣的发生。而一旦出现耳鸣,又会进一步加重情绪问题,形成一个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研究表明,耳鸣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使耳鸣症状更加严重。因此,管理情绪,成为治疗耳鸣的重要一环。
打破循环:从情绪管理开始
专业心理干预
对于深受耳鸣困扰的患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对耳鸣的认知和反应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管理症状。此外,声音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播放特定的音乐或自然声音,帮助患者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减轻其带来的不适感。
自我调节技巧
除了专业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节技巧来管理情绪:
- 冥想和深呼吸: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冥想或深呼吸练习,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稳定情绪,减少耳鸣发作。
- 健康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传统养生方法
一些传统的养生方法也被证明对缓解耳鸣有效:
- “鸣天鼓”:睡前将双手掌搓热,用掌心捂住双耳,然后松开,重复30次。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缓解耳鸣,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 “叩天钟”:每天早晨上下牙齿相互咬叩36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耳鸣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及时治疗,效果更佳
李蕴主任强调,耳鸣的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对于急性耳鸣(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通过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而慢性耳鸣虽然治疗难度较大,但通过声音治疗、行为认知疗法等方法,也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一位60多岁的老伯,耳聋2年多并伴有严重耳鸣,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成功缓解了症状。这表明,即使是对一些长期耳鸣的患者,也有适合的治疗方法。
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耳鸣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减少噪音暴露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 学会管理情绪,及时释放压力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耳部疾病
耳鸣虽然令人烦恼,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缓解症状。记住,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配合自我管理,是战胜耳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