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站搬迁工程动工,区域交通教育商业全面升级
南京西站搬迁工程动工,区域交通教育商业全面升级
南京西站,这座承载着116年历史的老车站,终于迎来了它的谢幕时刻。2024年8月,有网友发现南京西站铁路机辆设施搬迁工程已实质性动工,这意味着这座百年老站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一座车站,半部近代史
南京西站始建于1908年,作为上世纪宁沪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在中国铁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见证了无数旅客的离合悲欢,也亲历了中国铁路从蒸汽机车到高铁的沧桑巨变。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一座南京西,半部近代史。”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南京西站逐渐成为制约鼓楼滨江商务区发展的瓶颈。由于车站及配套设施的存在,该区域的交通、教育、商业等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今,随着搬迁工程的正式启动,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交通:地铁双线交汇,开启出行新篇章
搬迁完成后,鼓楼滨江商务区的交通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根据规划,地铁5号线和9号线将在此交汇,其中5号线将在原南京西站位置设置站点。这意味着未来市民可以通过地铁快速到达鼓楼滨江,大大缩短出行时间。
教育:优质资源入驻,打造学区新高地
教育配套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鼓楼滨江商务区规划在搬迁腾出的土地上建设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鼓楼区教育“西进北上”总体战略,这两所学校将引进区内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中,西站初中更是被定位为“西进北上”“扩优提质”“优质均衡”的重要节点性中学,这无疑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商业:大马路商业街区重启,再现“南京外滩”辉煌
鼓楼滨江商务区规划打造高端商贸、休闲旅游、航运物流、文化创意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大马路商业街区的重启尤为令人期待。这片始建于1895年的街区,曾是南京的“外滩”,见证了城市的繁华与变迁。如今,随着南京西站的搬迁,这片街区的开发终于提上日程。
住宅:稀缺滨江宅地释放,宜居品质全面提升
搬迁工程将为鼓楼滨江释放4宗稀缺的滨江宅地。这些地块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周边配套完善,一线滨江景观资源丰富。2024年11月,绿城和金基两大房企联手拿下的G51地块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地块容积率仅1.05,建筑高度不高于24米,将打造超低密住宅社区。项目紧邻地铁5号线方家营站,周边有拉萨路小学方兴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交通出行便利,医疗、商业等功能配套齐全。
文化:铁路博物馆落户,留住城市记忆
虽然南京西站的主体功能将搬迁,但其历史价值将得以保留。根据规划,车站的站房、站厅等民国建筑以及部分铁轨将被保留,并改建成铁路博物馆。这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铁路文化的新去处,也让城市记忆得以延续。
未来可期:从交通枢纽到城市新地标
南京西站的搬迁,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更是一次区域发展的蝶变。随着交通、教育、商业、住宅等配套的不断完善,鼓楼滨江商务区将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变成南京新的城市地标。未来的这里,将是高端商务与休闲娱乐的聚集地,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汇点。
一座车站的搬迁,将开启一座城市的全新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鼓楼滨江商务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