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彭凯平:教师流动如何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6: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彭凯平:教师流动如何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彭凯平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教授,是中国积极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于2008年回国帮助复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并成为首任系主任。彭凯平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至今已发表45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出版14部中英文著作。他不仅在学术上成果丰硕,还耕耘在教学一线,深受学生好评。

近年来,彭凯平教授致力于研究教师流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特别是教师活力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的研究发现,教师活力能够通过情感传递效应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力,从而促进积极师生关系的形成。这一发现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强调了教师活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当前,教师流动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一方面,有效的教师流动能够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增加学校办学活力、优化区域师资结构;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出现了无序失衡的问题,如经济发达地区利用高薪酬高待遇吸引薄弱地区的优秀教师,导致农村学校或薄弱地区的中小学校优秀教师流失,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彭凯平教授的研究揭示了教师活力与积极师生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研究发现,教师活力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学生感知到的积极师生关系,还可以通过学生感知教师热情的中介作用、学生活力的中介作用以及这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地正向预测积极师生关系。这一中介模型的确立,为教师通过情感传递效应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理论提供了实证证据。

为了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保障师生关系的稳定性和学生心理健康,彭凯平教授建议:

  1. 加强价值引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减少教师的功利性流动,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广大教师需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使命担当,立德树人,持续躬耕。

  2. 做好统筹安排,完善教师流动制度建设。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需要提升政府层级,从省市层级统筹规划部署,依据不同区域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资源,规范教师流动政策,严格设定教师流动标准,不断完善教师流动制度,扎实推进教师流动工作。

  3. 加强教师培训,促进优秀教师成长。政府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主动创新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技能、班级管理、学生工作等专题培训,为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以教研讨论、专题讲座、技能大赛等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不断提升地区和学校培育优秀教师的内生性力量,不断激发学校教育活力。

  4. 切实提升教师待遇,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避免教师的功利性流动,需要切实提升教师工作报酬与福利待遇,为教师营造潜心育人、启智润心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挖掘潜力,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提升教师待遇,设立偏远地区和艰苦地区专项补贴,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另一方面,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社会和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积极支持和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彭凯平教授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教师流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充分关注教师活力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彭凯平:教师流动如何影响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