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肺结节诊治共识:AI助力精准诊断,强调多学科协作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8: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肺结节诊治共识:AI助力精准诊断,强调多学科协作

近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联合发布了《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为肺结节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标准和指导。这份权威指南不仅明确了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年龄,还引入了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旨在提高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此外,共识还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01

明确筛查年龄,精准锁定高危人群

根据共识,肺癌筛查主要针对5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者。研究显示,这一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具体来说,有20包年以上吸烟史的人群,即使已经戒烟15年以内,仍属于高危人群。这里的“包年”是指每天吸烟的包数与吸烟年数的乘积,例如,每天一包烟,持续20年,或者每天两包烟,持续10年,都属于20包年。

02

AI影像辅助诊断,提升诊断准确性

在肺结节的筛查和诊断中,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电力医院的实践数据显示,通过AI自动识别系统,医生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肺结节的细微变化。在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该院通过低剂量薄层螺旋CT筛查近10万例,组织多学科会诊352例,病理确诊早期肺癌200例。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肺小结节,通过AI系统的持续监测,医生及时发现了结节的异常增大。随后,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最终确诊为早期腺癌并成功实施手术治疗。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AI技术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巨大潜力。

03

多学科团队合作,优化治疗效果

传统的多学科会诊(MDC)往往局限于特定阶段的诊断和治疗,而新的专家共识则强调向真正的多学科团队(MDT)模式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体现了治疗理念的革新。

在新的MDT模式下,医生将基于循证医学的多学科团队、综合最佳证据、专家经验和患者意愿,使患者诊治过程个性化、精准化。同时也可以优化医疗资源使用,提高诊疗的合理性,减少偏倚,最终通过临床诊疗决策的转变,使医患双方在多方面获益。肺癌MDT诊疗需要适应当前肺癌各种治疗手段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转变,强调结果导向(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过程管理(准备、临床决策及时调整、治疗效果准确及时反馈、总结)、各学科(专科团队)相互支撑,从而使MDT诊治的目的和目标均达到预期效果。

04

提升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通过上述措施,我国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治水平有望大幅提升。专家共识的发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筛查和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日益完善,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望得到显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的筛查和诊断标准为肺结节的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患者自身的健康管理同样重要。专家建议,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CT筛查,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以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总之,《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肺结节和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精准锁定高危人群、引入AI辅助诊断和强化多学科团队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肺癌这一“健康杀手”将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