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云增持阿里巴巴股票,股价大涨7%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14: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云增持阿里巴巴股票,股价大涨7%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2023年第四季度购买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这一举动不仅打破了之前关于马云抛售股票的谣言,还展示了他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坚定信心。

受此消息刺激,阿里巴巴的股价大幅上涨。阿里巴巴美股当日报收74.02美元/ADS,涨7.85%。1月24日,阿里巴巴港股报收72.6港元/股,上涨7.32%,最新市值为1.48万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同期也在大手笔增持阿里股票。根据美国证监会网站的一份13F文件显示,蔡崇信家族基金Blue Pool在2024年1月增持了价值1.5亿美元的阿里股票。两人合计持股已超过软银,马云可能已成为阿里巴巴的最大单一股东。

这一轮增持行动,与此前市场传闻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11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披露的144文件显示,马云家族信托拟减持阿里巴巴股票,涉及股票市值共8.7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这一消息曾引发阿里股价的大震荡。截至2023年11月16日美股收盘,阿里股价下跌9.14%,17日港股开盘继续大跌,收盘时跌幅为9.96%。

对此,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首席人才官蒋芳在阿里巴巴内网发帖表示,“马老师的办公室为了在国内外投资农业科技和公益事业等项目需要资金,在今年早些时候与股票经纪依美国SEC 10b5-1规定签了减持合同,按规定2023年11月中旬将对外公告这一有前提条件的未来减持计划。2023年8月份当时定好的售卖价格,远高于现在的股价,所以马老师一股都没有卖!”

事实上,除了马云,近年来软银对阿里持股比例也在逐步下滑。2023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申报文件显示,软银已通过预付远期合约出售价值约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5亿元)的阿里股票,这将导致软银在阿里的持股最终降至只剩3.8%。而在2022年,软银已通过同样的方式减持了价值约290亿美元的阿里股票。

虽然预付远期合约不等于正式出售股票,软银具有以后回购这些股票的选择权。但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7月12日,第一大股东软银的持股已降至13.9%,相比之下,截至2022年7月15日,软银持股为23.9%。这意味着,一年时间里软银对阿里的持股比例下降了10%。

在第一大股东减持公司股票的同时,阿里巴巴也在进行规模回购护盘。2020年12月28日,阿里巴巴董事会授权回购10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2021年8月3日,阿里巴巴宣布将股份回购计划从100亿美元扩大至150亿美元。2022年3月,阿里宣布继续扩大股份回购计划,这一次的回购计划规模将由150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回购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此举亦创下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

8个月后,阿里再次宣布将现有25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另外增加150亿美元,并将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3月底前。至此,阿里的股份回购计划扩大到400亿美元。

1月2日,阿里巴巴披露2023年全年的股份回购情况。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的12个月期间,阿里以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0亿元)回购了总计8.979亿股普通股(相当于1.122亿股美国存托股)。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阿里巴巴股份回购计划仍有约117亿美元回购额度。

值得注意的是,频频大手笔回购股票,并未支撑阿里股价持续上涨。2020年10月,阿里巴巴美股股价曾经创下近320美元/ADS的高位,市值一度超过8000亿美元,但此后一路震荡下跌,2022年10月一度跌破68美元/ADS的上市发行价。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美股市值已缩水至不足2000亿美元。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一般而言,企业回购是为了向市场传达出公司业绩稳健、现金流充裕以及价值低估等信息,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但回购只是利好因素之一,股价依旧不振,说明回购不足以消除投资者的担忧。

实际上,不少上市科技巨头都在不断加码,持续回购自家股份。Wind数据显示,2023全年,腾讯一共回购124次,总回购1.487亿股,总回购金额为439.8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03亿元)。仅本月腾讯控股就进行了13次回购,总回购金额为人民币89.3亿元。

2023年11月,在2023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中,腾讯控股管理层表示,中国互联网股票的估值几乎达到历史最低点,所以,股票回购对腾讯的股东来说可能是比其他方式更有利的手段。

从阿里巴巴近期的业绩表现来看,其核心业务依然稳健。根据阿里巴巴2024年6月份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该季度实现了收入2432.36亿元人民币(334.70亿美元),同比增长4%。尽管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5%,但经调整EBITA仅下降1%。净利润为240.22亿元人民币(33.06亿美元),同比下降27%。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406.91亿元人民币(55.99亿美元),同比下降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6.36亿元人民币(46.28亿美元),同比下降26%。自由现金流为173.72亿元人民币(23.90亿美元),同比下降56%。

从业务进展来看,淘天集团实现了线上GMV的高单位数增长和订单量的双位数增长。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6%,AI相关产品收入持续三位数增长。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2%,菜鸟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6%。

在低迷近3年后,马云的增持行动对于互联网行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除了股价普遍迎来回升之外,从业者的心态也有所变化。“恰逢其时,只有创始人的回归才能激活整盘棋。”有创业者如此对记者表示。

价值的修复和信心重建都需要时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2023)》显示,2023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值为717.8分,同比下降1.8%,该指数主要通过企业规模、盈利、创新等指标计算而出;规模指数值为983.5分,同比下降5.7%,主要与企业营收、互联网业务收入、市值等指标挂钩。

这两项数据都是过去十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滑。除了行业监管、政策限制、中美关系变化等不利因素外,昔日的资本宠儿们,还面临市场饱和、技术创新不足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2023年以来,阿里巴巴大动作不断。11月中旬,在阿里巴巴三季报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吴泳铭作为新上任的阿里巴巴集团CEO首次参加,并宣布了一系列变动:暂缓盒马鲜生IPO,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与此同时,阿里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被誉为新“四小龙”的1688、闲鱼、钉钉、夸克四大板块浮出水面。

新的业务在生长,旧的布局则在收缩。“针对部分投资,我们还是有机会可以去加以变现,通过货币化的方式,未来也可以为集团股东返还价值,从而帮助集团提升资本回报率。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投资,包括股本证券方面的投资、股票投资,以及一些关联企业方的投资。所有这些投资也是一种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提升资本回报率。” 阿里巴巴集团CFO徐宏称,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ROIC(资本回报率)提升至双位数水平。

对于非核心业务,需要尽快让这部分投资转为盈利。否则,则会进行更多减法。2023年年底,6家A股上市公司美凯龙、圆通速递、居然之家、美年健康、分众传媒和千方科技相继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网络”)将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转交给新成立的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灏月”)。上述6家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总价约193.68亿元。此外,丽人丽妆也公告阿里网络拟以11.26 元/股协议转让所持公司7037.67万股(17.57%)至杭州灏月,转让总价合计7.92亿元。

从公司注册信息来看,杭州灏月成立于2024年12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该公司由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0%持股,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等。

在经历了组织变革、掌舵人换帅和战略再转向以后,阿里巴巴这艘大船还在探寻更好的航向。马云和蔡崇信的联合增持,不仅刺激阿里巴巴股价大涨,也对中概股股价回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业界普遍认为,此举释放了积极信号,表明阿里巴巴的核心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公司战略的逐步落地,阿里巴巴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