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汉中博物馆:石门十三品守护者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8: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汉中博物馆:石门十三品守护者的文化传承

“石门十三品”被誉为“国之瑰宝”,是汉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组珍贵的摩崖石刻,不仅承载着汉代的历史记忆,也凝聚了一位学者毕生的心血。今天,让我们走进汉中博物馆,探寻这些石刻背后的故事。

01

从荒芜到辉煌:一位学者的坚守

1975年,郭荣章先生临危受命,担任汉中博物馆馆长。当时的博物馆一片荒芜,古汉台遗址上杂草丛生,文物散乱堆放,甚至成为武斗的据点。面对这样的困境,郭荣章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

他从基础建设做起,争取资金修缮馆舍,同时着手研究馆内最珍贵的文物——“石门十三品”。这些摩崖石刻因修建石门水库而被移至博物馆,但由于长期无人研究,成为馆内“持宝不识宝”的尴尬存在。

郭荣章先生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破解了这些石刻上的文字,为每一件展品编写了详细的解说资料。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他出版了多部专著,包括《石门摩崖刻石研究》《石门汉魏十三品》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02

石门十三品:汉代书法艺术的巅峰

“石门十三品”是汉中博物馆最著名的馆藏,包括《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杨淮表记》等十三种摩崖石刻。这些石刻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是汉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其中,《石门颂》刻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其书法风格飘逸洒脱,结构开张,被誉为“隶中之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则刻于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是现存最早的汉代摩崖石刻之一,对研究汉代交通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03

多元展览:展现汉中千年文化

除了“石门十三品”,汉中博物馆还设有多个特色展览,全面展现了汉中的历史文化。

“褒斜古栈道陈列”展示了古代交通工程的奇迹。褒斜道是秦岭中最重要的古道路之一,全长235公里,开凿于战国时期,历经数千年沧桑。展览通过实物、图片和模型,生动再现了这条古道的历史变迁。

“汉中历史文化展”则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汉中历史。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多媒体手段,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汉中的千年风韵。

04

园林中的博物馆:独特的参观体验

汉中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一座园林式的博物馆。它依托古汉台遗址而建,飞檐翘角的建筑与葱翠的草木相映成趣,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博物馆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拥有藏品1.3万件(套)。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96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8600余次。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文物,博物馆正在实施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对近300件珍贵文物进行数字采集。

05

传承与展望:打造文化新地标

2024年5月,汉中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是对其多年来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的肯定。未来,汉中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作为文化地标的作用,通过创新的展览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汉中的历史魅力。

汉中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堂,更是每一个热爱文化、追求知识的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每一座石碑、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汉中的千年往事,等待着我们去聆听、去感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