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解郁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化痰解郁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基本病理改变为慢性滑膜炎和血管翳,可侵蚀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该病属于中医风湿病(痹证、痹病)范畴,中医学诊断为“尪痹”。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国医大师李济仁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病因复杂,几乎各种致病因素都参与了痹证的形成或演变。从整体上把握,大体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责之于正气亏虚,如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足,以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这是发生痹证的先决条件。痹证的外因主要是遭受风、寒、湿、热等邪气的侵袭。邪气乘经脉之虚客入五体,壅滞气血,阻闭经脉。外邪侵袭人体是痹证发生的重要因素。
李济仁强调,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亦是导致痹证的致病因素,在痹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瘀血为痹证之因,前人论述颇多。如《素问·五脏生成论》言“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林珮琴《类证治裁・痹症》曰“必有湿痰败血瘀经络”,王清任《医林改错》列“痹症有瘀血说”专篇论述,并创制身痛逐瘀汤治痹证。气滞、寒湿、热邪、食积、痰浊及正气亏虚等致病因素,都可最终形成血瘀,导致脏腑组织间血脉不通,血行不畅,终致痹证发生。
化痰解郁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朱丹溪的上中下痛风方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剂。该方由南星、苍术、黄柏、川芎、白芷、神曲、桃仁、威灵仙、羌活、防己、桂枝、红花、龙胆草等组成,具有除风湿热邪、调气机升降的功效。桂枝横行手臂,汉防己下行,除湿热,止痛痹;龙胆草下行泻火;羌活上行通身走关节,威灵仙上下行除上下之风湿。又桂枝领南星、苍术至痛处,诸药合用,非但能除风湿热邪,亦能调气机之升降。又南星入肝经,祛风痰,解痉搐而通络脉;桂枝通心肝之阴气而行痹阻;羌活治贼风失音不语,手足不遂,白芷除秽浊,祛风湿。桂枝、南星、羌活为伍,不但能除风湿、风痰之在经络,并且能开心窍,正舌偏;川芎、桃仁、桂枝、红花相配,不但能活血,而且能行上中下三焦之气机,故风寒湿热、痰浊、气血瘀滞之在上中下三焦者,均可用之。
案例1:糖尿病酸中毒,脑溢血所致之昏迷
刘某,男,71岁。高血压病、糖尿病17年余,左眼青光眼10年,经服西药,精神、食欲、睡眠一直近于正常。21天前,在看电视时,突然神志昏迷,急送某院治疗。诊为:脑溢血、眼底出血、糖尿病、糖尿病酮中毒、高血压病、肺部感染。住院治疗21天,病情不但不减,反见日益加剧。审其神昏不语,痰声如拽锯,舌卷囊缩,手撒遗尿。项强,按其腹从心下至脐肌肉紧张,腹热而四肢厥冷,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而时见促象。证脉合参,诊为正气败绝,痰热阻滞,急予化痰清热攻下加人参法,3剂后体温由40.1℃降至38.5℃,神志有改善,但夜间体温又突然升至39.5℃。喉中痰更多,且曾因痰一时不能咳出而发生短暂的窒息现象,医急予气管切开,吸痰抢救,病情才逐渐稳定,但神志昏迷不见改善。再察其证见神昏痰多,项与四肢均强硬,按其腹不硬,瞳孔对光反射存在,舌苔黄白厚腻,脉弦紧数而时见结涩。综合脉证,诊为风寒闭郁,痰热内闭,气血瘀滞,心窍蒙闭之证。
处以上中下痛风方加减: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6克,威灵仙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龙胆草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神曲10克,川芎10克。服药4剂后,神志稍清,四肢、项背强急改善,呼其名时能哼出声音,喉中痰声消失。继服10剂,神志清醒,肢体稍能活动,尿蛋白、酮体、红细胞消失,尿糖由(4+)降至(±)。
案例2:苍白球钙化,舌偏语謇,健忘,麻木
刘某,女,54岁。数十年来因某些问题,精神一直压抑,8个多月前,突然发现记忆力骤减,言謇语涩,心烦易怒,手足麻木、强而不适,项强,其后诸证日渐加剧。某院诊为“苍白球钙化”,住院半年多,病情反而更加严重。细审其证,心烦易怒,言謇语涩,健忘,一句话常反复多次而不完,且思维不能连续,手足麻木,神情有时呆痴,有时正常,伸舌向左偏歪,舌苔白腻,脉弦紧而兼滑。综合脉证,诊为:风寒闭郁,痰热阻滞,气血升降失职。治拟上中下痛风方加减以外散风寒,内清痰热,理气活血,斡旋阴阳。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3克,威灵仙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龙胆草10克,羌活4克,白芷4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郁金6克。服药4剂后,舌僵、麻木、记忆分析能力衰退现象好转。继服上药两个月,记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大见改善,并能做一般家务劳动,继以加减十味温胆汤善后。
案例3: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痴呆、语謇、轻瘫
郝某,男,45岁。一个多月以前,煤气中毒昏迷,经过某院抢救后虽神志清醒,但精神一直失常,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吞食异物,有时甚至吞食自己的粪便,他人问其痛苦所在时均不回答,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全然不识,饮食不知饥饱,走路及手握物体均甚困难。细审其证,精神呆痴,时时喃喃自语,询其子女是谁时概不作答,命其到厕所大小便时有时拒绝,有时去而复回,回居室后即刻到床上大小便,衣食从来不知索取;舌苔黄白厚腻,脉弦紧而滑涩兼见。综合脉证,诊为:秽浊之邪蒙蔽清窍,血络瘀滞所致。拟上中下痛风方加减,活血通络,除秽开窍。
处方:黄柏10克,苍术10克,南星10克,桂枝10克,防己10克,龙胆草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芷10克,羌活4克,川芎10克,神曲10克,郁金10克,菖蒲10克。服药10剂后,神志较前明显好转,已能认识子女,并能主动索要衣食和主动到厕所大小便;但过去的事情仍多数记忆不清。继服药10剂,记忆力较前明显恢复,走路也较前明显稳健,已能随意拿取各种物品。继服上药30剂,诸证消失。
案例4:脑血栓形成,偏瘫、失语
张某,男,30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心房纤颤10余年。半年多前在刚刚看完电视要睡觉时,突然神志昏迷,口眼喎斜,右半身瘫痪
现代研究与展望
2022年发布的《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基本病理改变为慢性滑膜炎和血管翳,可侵蚀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该病属于中医风湿病(痹证、痹病)范畴,中医学诊断为“尪痹”。这一指南为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望未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将更加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整体调理优势,同时借鉴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和研究成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