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福建诏安:全国最大青梅基地的创新密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4: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福建诏安:全国最大青梅基地的创新密码

诏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素有“中国青梅之乡”美誉。近年来,诏安县青梅产量持续攀升,成为全国最大的青梅种植基地。2021年,诏安县青梅产量已达6.6万吨,种植面积达13.3万亩,产量10.5万吨以上。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诏安县在青梅栽培技术、品种改良、产业链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和努力。

01

省力化栽培技术的创新应用

面对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上升的挑战,诏安县果农们积极采用省力化栽培技术,实现了降本增效。具体措施包括:

  • 矮化密植:通过培育矮化品种,降低采摘难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诏安县推广的“诏安红星青梅”品种,树形紧凑,便于管理。

  • 大枝重剪:定期修剪大枝,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这种修剪方式不仅简化了管理,还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升。

  • 自然生草:在果园行间保留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改善果园小气候,减少除草剂的使用。

  • 自动化水肥管理:采用滴灌、喷灌等自动化灌溉系统,精准控制水分和肥料的供给,既节省了人工,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机械化运输:在果园中铺设轨道,使用小型运输车,解决了山地果园运输难的问题。

02

品种改良与标准化生产

诏安县注重青梅品种的改良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青梅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 品种改良:诏安县成功培育了“诏安红星青梅”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 土壤改良:通过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青梅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 果树矮化:推广果树矮化技术,不仅便于管理,还能提高果实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 标准化生产:制定并推广青梅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从种植、施肥、修剪到采收,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确保青梅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03

产业链发展与品牌建设

诏安县坚持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目前,诏安县拥有青梅经营主体142家,开发出青梅蜜饯类、酒类等7大系列、30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20亿元。

  • 深加工发展:诏安县大力发展青梅深加工产业,开发出青梅蜜饯、青梅酒、青梅饮料、青梅酵素等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品牌建设:诏安县注重品牌打造,培育出“溜溜梅”等知名青梅零食品牌,提升了诏安青梅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 产业链延伸:诏安县还积极探索青梅文化旅游,举办青梅采摘节等活动,吸引游客体验青梅文化,进一步拓展了青梅产业的附加值。

04

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

诏安县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为青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专项资金扶持: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青梅、八仙茶两大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

  • 金融服务创新:创新开展银林合作,推出“蚝快贷”等优质金融服务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难题。据统计,2023年全县涉农贷款余额达142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位居漳州市首位。

  • 技术培训与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果农提供栽培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果农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

诏安县通过省力化栽培技术、品种改良、产业链发展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创新和努力,不仅有效应对了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上升的挑战,还显著提高了青梅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了青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诏安县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