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PM2.5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医生提醒:这些人群需重点防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PM2.5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医生提醒:这些人群需重点防护

引用
9
来源
1.
https://aqicn.org/city/hongkong/cn/m/
2.
http://www.changtai.gov.cn/cms/html/ctxrmzf/2024-02-21/1092016915.html
3.
http://119.146.165.54:8082/data.php?FFz=fM.html
4.
http://www.meixian.gov.cn/col8263/col8269/col17773/202401/t20240117_495764.html
5.
https://weather.cma.cn/web/weather/54511.html
6.
https://www.iqair.cn/cn/world-air-quality-ranking
7.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01c82e64562.html
8.
https://www.bangkokhearthospital.com/zh/content/how-pm2-5-air-pollution-potentially-induces-cardiovascular-disease
9.
https://m.jxnews.com.cn/jk/system/2025/01/09/020754316.shtml

近日,多地雾霾天气频发,空气中PM2.5浓度急剧升高,这对我们的呼吸道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PM2.5这种细小颗粒物可以直接穿透呼吸道屏障,进入肺部甚至血液循环,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专家提醒大家,在雾霾天气里,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务必佩戴防霾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共同守护我们的呼吸道健康。

01

PM2.5如何伤害我们的呼吸道?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虽然它的直径不到头发丝的1/20,但却可能成为引发肺癌的“夺命杀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强调,相比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更容易长时间悬浮在空中,由于它粒径小,吸入几率变得更大,它可抵达肺的深部,深入下呼吸道,甚至穿透肺泡膜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研究表明,PM2.5可影响人体的呼吸、心血管、免疫、生育、神经和遗传系统等,PM10可进入人的鼻腔及气管,而 PM2.5除了能进入肺部,还能进入肺泡甚至血液。引起肺部和全身炎症,增加动脉硬化、血脂升高的风险,导致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科学专家唐孝炎说,由于PM2.5的组分复杂,含硫酸盐、硝酸盐、金属、黑碳、有机碳和矿物质等,毒理学研究表明这些组分的毒性机制和效应均有很大差异,PM2.5致病的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很多影响和机制尚不清楚。

国际研究发现,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而早亡的人数约80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颗粒物污染。如果PM2.5浓度能降低10 微克/立方米,由肺病导致早亡的人数将减少6%,肺癌人数将减少8%。

调研结果显示,如果PM2.5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6%到7%,高血压病的急诊要增加5%。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解释,实际上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本质上讲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二噁英就有生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PM2.5对人体的伤害是一个长期过程,它的影响不是一两天或几个月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吸入者可能在连续吸入十几、二十年后才会发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臻教授透露,PM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直接。每到冬季灰霾天,医院呼吸科门诊的就诊量就会明显增加。相反,一场大雪过后,医院里不仅感冒患者减少,许多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这是因为下雪会过滤可吸入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大家通常都会觉得雪后的空气尤其清新。

另外,附着了重金属和多种致病菌的有害颗粒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过人体的循环系统渗入血液,对包括心脏、血管在内的器官造成损害。

02

如何做好防护?

面对雾霾天气,市民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对此,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健康提醒,并就市民关心的一些常见问题,给大家作简要解答。

雾霾与PM2.5有什么关系?很多人认为雾霾与PM2.5是一回事,其实PM2.5只是雾霾的其中一种组成部分。之所以容易被混为一谈,是因为PM2.5(细颗粒物)是构成霾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所以治理雾霾的关键就是解决PM2.5问题。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细菌等),会为疾病传播推波助澜,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哪些人群是防护重点?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儿童、老人、孕妇等敏感人群;第二类为心肺疾病患者,如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第三类为长期在户外作业的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然而,污染天气对所有人群健康都是有影响的,建议每位市民都做好防护措施。

保护健康这么做?外出戴口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佩戴口罩时间累计超过8小时后,应更换新的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室内污染。雾霾天气少开窗,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饮食清淡多喝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儿童外出时,可以给宝宝戴上呼吸阻力小、轻,佩戴舒适的防护口罩。雾霾严重,不少孩子都出现了干咳、嗓子发痒等症状。面对雾霾天气,尽量让孩子减少外出,在室内活动。

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眼部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呼吸困难的病人以及年老体弱者,避免在清晨雾气正浓或上下班高峰期出门或参加户外活动,减少外出时间,外出回来后要勤洗脸,多饮水,注意休息。若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如何选择与佩戴口罩?建议佩戴N95口罩。老人、小孩、孕妇,身体虚弱者,或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肺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需要谨慎佩戴,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出现不适的情况。

佩戴N95口罩的建议:大小合适,松紧适当,密封性好。用前用后勤洗手,避免污染口罩。不建议长期使用,使用时间可以参考口罩使用说明,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一周。如果接触过传染性环境,或发现部件损坏,如鼻夹丢失、头带断裂、口罩破损等,应立即更换。

绿色生活 低碳出行。选择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者自行车出行。不抽烟,吸烟会产生大量PM2.5及有害气体。减少燃煤使用,改用天然气等更洁净能源。对违规排放污染气体的企业进行监督举报,协助相关部门治理。

03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与治疗

  1. 支气管扩张

    • 原因:绿脓杆菌感染导致大量绿色痰液。
    • 药物:口服抗生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增强免疫力可通过饮食调节和锻炼。
  2. 肺部感染

    • 原因:多为绿脓杆菌感染。
    • 药物:敏感抗生素(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过敏者可选碳青霉烯类(亚氨培南、美罗培南)。
  3. 慢性支气管炎

    • 症状:咳嗽、咳痰或喘息。
    • 药物:盐酸溴己新、盐酸氨溴索。
  4. 细菌性肺炎

    • 病原体: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症状:咳嗽、咳脓痰或血痰。
    • 药物: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
  5. 肺囊肿

    • 表现:咳嗽、咳黄绿色痰,严重时可能咳血。
    • 治疗:手术切除囊肿。
  6. 其他疾病
    如急性支气管炎、肺脓肿、结核病等也可能出现绿痰,需针对性治疗。


食疗建议

  • 梨子:清热润肺,可蒸梨加蜂蜜食用。
  • 白萝卜:清肺化痰,可炖汤或与蜂蜜搭配。
  • 蜂蜜:滋润止咳,直接服用或冲水饮用。
  • 黄豆:营养丰富,有助于排痰,可制成豆浆或炖汤。

生活习惯调整

  • 多喝水以稀释痰液。
  •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
  • 避免吸烟和污染环境。
  • 充足休息,适量运动。

注意事项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专业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