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米洗布山见证芜湖浆染辉煌,鸠兹古镇重现徽商风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35: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米洗布山见证芜湖浆染辉煌,鸠兹古镇重现徽商风采

在安徽省芜湖市古城东北角,有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山丘,名为洗布山。这座高仅20米的山丘,却承载着芜湖数百年浆染业的辉煌历史。据史料记载,洗布山原为一座荒山,山下居住着以帮助染坊染洗布料为生的穷苦百姓。他们将漂洗后的色布晾晒在这座荒山上,各色布料迎风招展,五彩缤纷,十分惹目。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洗布山”了。这个名称一直流传下来,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一地名也象征着当时芜湖浆染业的繁荣与辉煌。

芜湖浆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永乐年间,大批徽商进入芜湖,开设手工棉织工场,带动了家庭棉织作坊的兴起,从而催生了浆染业。据《天工开物》记载:“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一评价充分说明了芜湖浆染业在全国的地位。《中国史纲要》也提到,明代全国形成五大手工业区域,其中就包括芜湖的浆染业。《中国通史》更是明确指出,随着棉纺业的发展,染坊和踹坊也兴盛起来,芜湖成为南方棉布染织业的中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芜湖浆染业之所以能盛极一时,除了芜湖水陆交通发达外,还与芜湖大、小荆山出产浆染所用的石料有关。芜湖浆染业历经300多年,直到清代仍居全国之首,一直兴盛不衰。只是到了清末,由于外国“洋布”的进入,才开始逐渐衰败。据《芜湖县志》记载,清光绪初年(1875)芜湖染坊“仅数家”。洗布山因此也就冷清下来,徒有其名了。后来,洗布山又以浓郁的花香惹人注目,它成为赭山公社花农生产队的花圃基地,花卉品种繁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白玉兰和各种盆景,给人们带来生活的芬芳。

随着芜湖城市的发展,昔日地处市郊的洗布山早已融入闹市区,山头被夷为平地。20世纪80年代后,洗布山四周建起一幢幢高楼大厦,拓建了九华山路、黄山路、营盘山路等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马路,过去的荒山秃岭,已经被建设成一块块环境优美的新型住宅小区和繁华的商业区。只有一条长135米、宽4米的南北走向的小路,至今还保留着“洗布山”的名字,让人们回忆起它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如果说洗布山见证了芜湖浆染业的兴衰,那么鸠兹古镇则承载着徽商文化的辉煌。鸠兹古镇位于芜湖市鸠江区纬二路,以徽商的精神家园为主题,融合了芜湖商帮、历史、非遗等文化资源,由百余位匠人历时数年精雕而成,是一座纯手工徽派建筑古镇。古镇以扁担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板块:西侧是静态区域,以书院、会馆、名人故居为主,潮州会馆、徽州会馆、湖南会馆等重在体现商帮会馆文化;俞宅、吴明熙大宅、张宅、王宅等展现名人故居文化;李漱兰堂、通德堂、项家钱庄、留春园则再现了丰富的传统业态。东侧是动态区域,以风情酒店,特色小吃,互动体验,客栈和酒吧休闲类为主。

鸠兹古镇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古镇内的街道布局错落有致,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店铺古色古香,仿佛让人穿越回了明清时期的繁华市井。古镇内还保留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芜湖铁画、徽州三雕等,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洗布山和鸠兹古镇,一个见证了芜湖传统手工业的兴衰,一个承载着徽商文化的辉煌。它们不仅是芜湖的地理标志,更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沉淀。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寻找文化之旅的游客,这里都能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一起走进洗布山和鸠兹古镇,探寻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故事,感受芜湖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