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年捐赠1000件文物,美籍华人鲁照宁:让历史照亮未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8: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年捐赠1000件文物,美籍华人鲁照宁:让历史照亮未来

近日,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2月13日)的临近,美籍华人鲁照宁再次回到故乡南京,捐赠了一批他精心搜集的抗战文物。这一幕,对于南京市民来说并不陌生。自2004年起,每年的这个时节,鲁照宁都会从美国纽约飞回南京,带来他一年来搜集到的珍贵文物。这一坚持就是20年,累计捐赠文物超过1000件。

01

从南京到纽约:一个华人的历史使命

鲁照宁,1960年出生于南京,1980年赴美留学,现居美国纽约。谈及为何会走上文物捐赠之路,鲁照宁坦言,这与他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他的父亲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亲述的历史惨状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2004年,鲁照宁首次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捐赠了《日本投降书》复印件,从此开启了他的文物捐赠之路。

20年来,鲁照宁利用工作之余,频繁出入美国各地的旧书店、图书馆、拍卖会,甚至通过网络平台,搜寻与南京大屠杀及二战相关的文物资料。他的足迹遍布美国各地,只为寻找那些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珍贵记忆。

02

十年磨一剑:文物背后的真相

在鲁照宁捐赠的1000多件文物中,有不少极具历史价值的珍品。2015年,他捐赠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原件,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重要法律文件。这份判决书详细记录了战犯的罪行,是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更令人动容的是,鲁照宁还搜集到了多份日本媒体当年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2017年,他捐赠了《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这份报纸用“百人斩”的标题,记录了两名日军军官进行杀人比赛的暴行。2023年,他又带来了《朝日新闻》的相关报道,这些来自加害者一方的记录,成为揭露历史真相的有力证据。

03

一份责任,一生坚守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鲁照宁,让他20年如一日地坚持这项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鲁照宁说,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他深感自己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不仅是要为亲人讨回公道,更是要让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在捐赠过程中,鲁照宁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些文物价格昂贵,他不惜重金也要购得;有些卖家得知他的目的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以较低价格出让。鲁照宁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

如今,鲁照宁的名字已经与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捐赠的文物,不仅丰富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馆藏,更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文物,更多人得以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从而更加珍视和平。

04

历史的回响:让记忆照亮未来

鲁照宁的故事,是个人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完美结合。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铭记历史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传承的事业。正如他所说:“历史不能被遗忘,真相需要被传播。”

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临近,我们不仅要缅怀遇难同胞,更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珍爱和平。鲁照宁用20年的坚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守护者,只要我们愿意付出行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