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乙脑病毒9月发病71例,专家详解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2: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乙脑病毒9月发病71例,专家详解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2024年9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显示,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报告发病71例,虽未出现死亡病例,但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本文将详细探讨乙脑病毒的传播途径、危害以及为什么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并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01

乙脑病毒的传播与危害

乙脑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当蚊子叮咬感染病毒的猪后,再叮咬人时,病毒就可能传播给人类。此外,候鸟、蝙蝠等也可能携带病毒,成为潜在的传播源。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2-6岁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大多数人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但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可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状。重症患者即使幸存,也可能留下失语、肢体瘫痪、精神失常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02

为什么乙脑病毒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

当乙脑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防御机制。中性粒细胞作为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发挥关键作用。中性粒细胞能够快速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病毒,同时释放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参与抗病毒反应。这些免疫反应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03

如何预防乙脑病毒感染?

  1. 接种疫苗: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免费为8月龄和2周岁龄儿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2. 防蚊灭蚊

  • 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 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使用蚊虫驱避剂。
  • 家里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
  • 及时清理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盆底托、水池等。
  • 室内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可改为沙石种养。
  • 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等驱蚊工具。

乙脑病毒虽然凶险,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其传播和危害。了解乙脑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免疫反应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感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