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超级细菌”,正确使用抗生素
警惕“超级细菌”,正确使用抗生素
随着气温下降,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很多人习惯性地使用抗生素来应对感冒症状。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对个人和社会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喻珊珊提醒公众,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效,反而会增加耐药感染的风险。她呼吁大家在使用抗生素时务必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抗生素滥用现状令人堪忧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抗菌药物开发情况报告显示,尽管目前全球临床开发和临床前开发的抗生素数量有所增加,但仍面临创新药物不足、研发管道产品缺口以及患者获取困难等问题。此外,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据统计,2021年临床管道中有80款抗菌药物,到2023年增至97款。尽管如此,世卫组织负责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的代理总干事Yukiko Nakatani博士表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我们为对抗最危险和最致命的细菌开发新的开拓性产品的速度跟不上。目前严重缺乏创新。”
在当前正开发的32款用于治疗重点细菌病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中,只有12款抗生素被视为创新药。而在这些创新药中,只有4款用于处理至少1种已被世卫组织列为“关键”风险类别的病原体。整个研发管道存在产品缺口,例如缺乏儿童产品、较方便门诊患者口服的药物以及应对日益严重耐药性问题的药物。
更令人担忧的是,自2017年7月1日以来,仅有13款新抗生素获得上市许可,但其中只有两款是具有创新性的新药。这说明开发可有效对付细菌且对人类安全的新型抗菌药面临科学和技术挑战。
超级细菌感染案例频发
近年来,超级细菌感染案例屡见不鲜,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在某医院,一名患者因严重感染入院治疗。医生发现,该患者感染了一种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常规治疗方案均无效。最终,医疗团队不得不采用实验性疗法,才勉强控制住感染。
另一例发生在某儿童医院,一名小患者因肺炎入院。起初,医生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进一步检查发现,感染源是一种耐药性极强的细菌。经过多次调整用药方案,最终才控制住病情,但孩子也因此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
这些案例并非个例,而是抗生素滥用导致超级细菌产生的必然结果。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本港在2018至2022共5年間,每年出現介乎416宗至1,236宗感染「社區性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的個案。患者因為該抗藥細菌導致皮膚或軟組織出現感染,嚴重會出現敗血症、肺炎或俗稱食肉菌感染的壞死性筋膜炎。這5年間每年都有患者因而失去生命。
抗生素使用误区需警惕
抗生素使用存在诸多误区,这些不当用药行为可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二次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遵循医嘱,避免滥用。
误区一:将抗生素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很多人以为感冒就可以自我诊断,选择抗生素来治疗,但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抗生素是对抗细菌感染的强大武器,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无效,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首要的一点是,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很多人以为只要感冒就可以自我诊断,选择抗生素来治疗,但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抗生素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随意用药,可能会导致不当用药,甚至引发细菌产生抗药性,后果不堪设想。
误区二:不遵医嘱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病情的严重程度、细菌的种类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剂量。如果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不仅无法执行有效的治疗,反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更有甚者,许多人在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时,会选择抗生素来治疗,然而要清楚的是,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完全无效的。滥用抗生素不仅不会帮助身体恢复,反而可能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二次感染的发生。
误区三:重复使用同一种抗生素
另一个常见误区是,很多人习惯性地重复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来治疗不同的感染,这是非常不明智的。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时,细菌便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减弱抗生素的疗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误区四:忽视过敏反应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如果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的症状,一定要立即停药并就医,这一点至关重要。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方法
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我们需明确抗生素的用途与限制,避免一味追求快捷的治疗方式而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在面对健康问题时,永远遵循医生的建议,才是最佳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不仅能帮助恢复健康,还能为预防抗药性作出贡献。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抗生素,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遵医嘱使用
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即使症状好转也应完成整个疗程。
注意用药细节
服用抗生素期间可能会将身体內的益菌殺死,所以營養學界有建議指出,完成抗生素療程後,患者可考慮服用含益生菌的食物如乳酪,或益生菌補充劑,從而幫助平衡腸道的細菌。
此外,服用抗生素期间不要饮酒,以免影响药效。
加强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妥善处理伤口;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
秋冬季节是流感和各种细菌感染的高发期,很多人一遇到病毒就想着吃抗生素。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我们需明确抗生素的用途与限制,避免一味追求快捷的治疗方式而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在面对健康问题时,永远遵循医生的建议,才是最佳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不仅能帮助恢复健康,还能为预防抗药性作出贡献。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抗生素,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