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揭秘:睡眠不足竟会引发脑血栓?
世界睡眠日揭秘:睡眠不足竟会引发脑血栓?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人人共享”。最新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尤其是失眠和睡眠时间≤5小时,与心肌梗死(MI)发生率显著增高相关。不仅如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也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联系。专家提醒,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预防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关注睡眠健康,享受高质量的睡眠吧!
睡眠不足:脑血栓的隐形推手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时段。然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常常让我们牺牲睡眠时间。你可能听说过“我还可以再睡5分钟”,但你可能不知道,这5分钟的缺失,可能正在为脑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增加脑血栓的风险。当我们的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时,高血压、肺栓塞、冠心病、心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5%、30%、24%、21%、15%。这些疾病,都是脑血栓的潜在诱因。
为什么睡眠不足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原因在于,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血压上升,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从而使肾素分泌增多,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的效应。此外,睡眠不足还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细胞因子表达等多种途径增加脑血栓的风险。
睡眠姿势:你睡对了吗?
你有没有想过,睡觉时的姿势也可能影响脑血管的健康?有人通过对2000例脑梗塞病人的调查,发现95%以上的病人习惯采用内健侧卧位。这种睡眠姿势,加上枕头高低不适,或手臂枕在头下,可能会导致动脉血管扭曲、挤压,使原已因动脉硬化而管腔变狭窄的颈动脉血流流速变慢,从而增加脑血栓的风险。
研究人员还发现,儿童每晚睡眠时会变换姿势十几次到几十次,中年人几次至十几次,而老年人很少变换睡眠姿势。为了降低老年人脑血栓的发病率,建议采取仰卧睡眠,同时要根据血压变化,可改变每日早、午、晚服用降压药的习惯,晚间可停服降压药,以免血压降得太低,血流更加缓慢而形成血栓。
睡眠异常:身体的求救信号
睡眠不仅是时间的问题,睡眠的质量同样重要。如果你在睡眠中经常出现以下异常状况,可能是血管健康亮起了红灯:
呼吸不畅:入睡后经常感到胸闷气短,或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这可能是心血管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
流口水:睡眠中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可能是大脑供血不足,影响面部神经和肌肉的控制能力所致。
四肢麻木:夜间经常感到手脚发凉、麻木或刺痛,这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的信号。
头痛或头晕:经常在夜间或清晨醒来时感到头痛,可能是更严重血管问题的前兆。
这些睡眠异常可能是脑血栓的预警信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改善睡眠,远离脑血栓
既然睡眠对脑血管健康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睡眠,降低脑血栓的风险呢?
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选择合适的睡眠时间和睡眠姿势:成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时间。建议采取仰卧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侧卧。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控制室内的温度,将室内温度调至26到28摄氏度;另外,关窗、关灯、拉上窗帘,保证室内没有强光线刺激。
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睡觉前可以喝点牛奶,有助于改善睡眠,但是乳糖不耐的人不要喝,以免腹泻。同时,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释放压力,睡觉前做小幅度的运动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却可能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脑血管健康。通过改善睡眠,我们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还可能降低脑血栓的风险。所以,从今晚开始,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