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芝被前经纪人发歌指责,工作室发律师函反击
张柏芝被前经纪人发歌指责,工作室发律师函反击
2024年6月1日,张柏芝的前经纪人余毓兴发布新歌《以犬之名》,歌词中暗讽张柏芝忘恩负义,称其“黑历史比书还厚”。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攻击,张柏芝工作室迅速作出反应,发布律师声明,指出余毓兴的言论“均为虚假和严重不实”,并已委托律师对侵权行为进行起诉。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余毓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阐述了他与张柏芝之间的恩怨。他表示,早在2011年,他就与张柏芝签订了为期8年的独家经理合约,并在三天内支付了4000万签约金以帮助张柏芝度过难关。然而,张柏芝随后并未履行合约,导致余毓兴的公司遭受重大损失。余毓兴称,他曾要求张柏芝额外接拍两部电影以弥补损失,但遭到拒绝,最终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款项。
针对余毓兴的指控,张柏芝工作室在声明中逐一进行了驳斥。声明指出,张柏芝与余毓兴的合作关系早在2013年就已终止,余毓兴所称的违约行为根本不存在。此外,声明还揭露了余毓兴曾于2014年伪造公章,以张柏芝经纪人的名义擅自对外签约,这一行为已被张柏芝方面通过律师函警告。张柏芝工作室强调,余毓兴的言论已对张柏芝的名誉造成严重损害,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网友对张柏芝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表示支持。有网友指出,余毓兴的行为已构成诽谤,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有网友整理了余毓兴的过往记录,发现他不仅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还有卷款跑路等不良行为。这些信息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对张柏芝维权行动的支持。
这一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林心如维权成功的案例。2024年6月,厦门海沧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林心如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权案件。某化妆品公司在未经林心如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其肖像和姓名进行产品推广,最终被法院判决公开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7万元。这一案例再次证明,法律是维护艺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张柏芝此次维权行动不仅关乎个人名誉,更体现了法律在解决艺人与经纪人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在娱乐行业中,类似的合作纠纷并不罕见,但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不仅能为当事人讨回“被消费”的权益,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依法行事的标杆。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娱乐圈还是其他领域,尊重法律、依法行事都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