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铁海联运创新突破,上汽新能源车出口东盟提速
柳州铁海联运创新突破,上汽新能源车出口东盟提速
柳州通过新开通的客车化铁海联运班列,大大提高了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产品的出口效率。这种“班列+班轮”的无缝衔接运输方式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还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柳州物流的这一创新举措,正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创新运输方式,提升出口效率
2024年5月24日上午,运载着24台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成套配件的铁海联运班列从柳州南物流中心驶出,途经钦州港装船出海,预计20天后到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这是柳州新能源车首次搭乘铁路班列出口海外,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货物再添新品类。
这种“班列+班轮”的运输方式实现了铁路和海运的无缝衔接,大大缩短了货物的在途时间。相比传统的公路运输,铁海联运班列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显著降低了物流成本。这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出口数据亮眼,国际竞争力增强
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通用五菱出口量达到22.5万台/套,同比增长28%,累计出口量更是突破115.8万台/套。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年销量突破80万辆,占比超50%,同比增长63%。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离不开柳州物流创新的有力支撑。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用户对纯电动汽车产品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的销量还将逐年上升。随着柳州铁海联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营,上汽通用五菱的出口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深耕东盟市场,打造区域竞争优势
柳州地处桂中,是周边省份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近年来,柳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核心枢纽。柳州拥有公铁水联运体系,6条铁路干线、8条高速公路、6条国道在此重叠交会,柳江船运南出钦州港、东达粤港澳,柳州—莫斯科中欧班列及柳州—钦州港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
在此背景下,上汽通用五菱、柳工、柳钢等企业纷纷“走出去”,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和销售网络。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实现印尼本地化生产,长居印尼新能源细分市场排名第一;柳工海外营收占比近50%,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出海样本。
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柳州深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柳州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柳州拥有广西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是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上汽通用五菱在广西柳州的精益智造工厂,通过构建“智能岛”生产模式,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能够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2023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达到6.5亿千瓦、1.4亿千瓦,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4.9倍、7.4倍;生产生活方式更绿色,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近年来,中国车企正在推动上下游优质要素汇集,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全链生态布局,助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柳州物流的创新举措,不仅为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出口通道,也为整个柳州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