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王贡酒:周礼与皇宫宴的文化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8: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王贡酒:周礼与皇宫宴的文化传奇

公元前1042年,聃季载,这位周文王与太姒嫡传的第十子,受封建立沈国(今临泉县)。作为司空,他主管农业与水利,政绩卓著。为感恩周王室,他将沈国最好的五谷酒进献于周王室。周天子将此酒用于最为隆重的春、秋两祭,祭天祭地祭先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贡文王,文王贡"之名由此而来。

这坛酒,不仅是一份贡品,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它承载着聃季载对周王室的感恩之情,也寄托着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这种感恩与敬畏,正是周礼文化的核心。

文王贡酒的传奇,不止于此。周宣王姬静,西周第十一代君主,乃中兴之主。他延用沈国进贡之酒大宴群臣嘉宾,以表通达之意,明君臣之礼,激发群臣宾客之忠贞。群臣宾客陶醉于酒的醇香绵甜之中。周宣王甚悦,以此宴为引,赋《小雅·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君臣快意,和谐共生。后世之人称此盛况为"皇宫宴"。文王旗舰系列据此而来。

从公元前1042年沈子国建国,到1935年临泉建县,再到1958年地方国营临泉县酒厂(文王改制之前名称),古沈大地,酒香四溢,皇宫盛宴、掷杖成龙、文姬归汉、毕卓盗酒、高塘鬼脸、酿酒之乡、沈集冬酒等等,与酒相关的名人、典故、成语、故事延绵不断,酒乡之名久矣。

文王贡酒酿制工艺成形的过程中,受"沈氏特曲"酿酒技法影响最大。"沈氏特曲"是由宋代(公元 960 年-1279 年)临泉本地绅士沈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发酵制作。据传,曾任颍州太守的大诗人苏轼品味了此种佳酿,写出"酒生微晕沁瑶肌"的佳句。

2024年10月16日至17日,"巡礼中国"第五届文王贡酒自酿文化节在文王酒厂举行。在与会众人的一次次揖礼中,匠人们的一声声拜师求索中,嘉宾们的阵阵欢声笑语中,绵甜醇香的缕缕飘扬中,千年礼仪的频频回首中,文王贡酒品牌文化节IP圆满礼成。

10月22日,第五届文王贡酒自酿文化节迎来经典一幕:常宝龙、王新、张建业等9位师傅走上前台,9名徒弟毕恭毕敬呈拜师帖,行拜师礼。这一刻,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

文王贡酒的独特口感,源自其精湛的酿造工艺。酿造与勾调用水均采用地下300米深井水,经权威检验机构检测分析,属于天然优质矿泉水,偏硅酸含量高达38.1mg/L,是国标的1.5倍,水质呈弱碱性(pH7.2),无色、透明、味道甘甜。

文王贡酒采用七粮制酒。文王人对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大麦、玉米、豌豆七种粮食配比进行了大量的优化试验,进而筛选出独具文王特色的七粮酿造配比,使原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与大曲和窖泥中的微生物需求较为合理的适配,最终使得白酒中的各种微量成分比例得当,形成文王酒体"绵甜"的物质基础。

"曲是酒之骨"。通过文王人长期实践积累、经验总结、制曲革新创造,确定了多粮中高温制曲,并探究到以小麦、大麦为主、豌豆为辅的三粮合理配比。同时,在酿造过程中采用中温曲、中高温曲、高温曲多曲并用方式,促进绵甜酒体香味物质形成。

经检测,824种风味物质中,与绵甜高度关联的有22种。历经时间的洗礼,六代匠人的传承创新,文王贡酒提炼出独家酿造技艺,低温入池、低温发酵,易形成酒体中的甜味物质,形成独特绵甜口感,使酒体口感丰满醇厚。

水粮曲香,独创绵甜。文王贡酒重视白酒口感,关注水、粮、曲的选取与培育,在浓香型白酒的的基础上,发掘出独属于文王的"绵甜"香醇口感,以绵长醇厚、回味甘甜的风味口感在中国白酒市场中独树一帜,"入口绵、回味甜、醒酒快,可以适度多饮"是文王酒的显著特点。

文王贡酒,这坛承载着3000多年历史的佳酿,从周礼文化的源头走来,历经皇宫宴的辉煌,到现代自酿文化节的创新传承,每一步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它不仅是安徽临泉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中国酒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