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态好,真的能长寿吗?
老年人心态好,真的能长寿吗?
“心态好,真的能长寿吗?”这不仅是许多老年人关心的问题,也是科学界长期研究的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心态确实与长寿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研究:心态好,寿命长
2019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对7万多名志愿者进行了长达30年的追踪随访,观察不同心态对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令人瞩目:坚持乐观心态的男性平均寿命延长11%,女性平均寿命延长15%。即使调整了年龄、教育程度、慢性疾病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这一关联性仍然显著。其中,最乐观的心态组男性活到85岁以上的可能性增加了70%,女性增加了50%。
2016年,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对长沙市216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百岁老人总结的长寿经验中,心态好是首要因素。中国老年学学会的调查也显示,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遗传基因仅占15%,而60%取决于老年人自己,其中最重要的是心态。
心态如何影响健康?
为什么良好的心态能够促进长寿?现代医学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研究表明,65%-90%的疾病与心态有关。心态影响情绪,不良情绪会导致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
- 免疫系统: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下,免疫系统功能会受到抑制,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 内分泌系统:心理健康状态不佳时,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可能导致月经失调、失眠、高血压等问题。
- 消化系统: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胃病、腹泻等症状。
- 心血管系统: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相反,心态好的人,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人心绪放松,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从而促进健康。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设定合理的目标与追求:退休后的生活需要充实,但目标不宜过于苛刻。要学会客观看待自己的处境,乐观面对身边的事物,遇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时,要坦然应对,学会宽容、淡泊与大度。
多与亲友交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多参与邻里互助工作,激发奉献热情。谈话、交流与适当的忙碌,能成就好的心态。
适量运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跳广场舞、慢跑、快走等运动,既能提高身体抵抗力,也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持续学习:多看报、多读书,学习能使老年人更快适应退休生活,延缓身心衰老,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规律作息:保持自然的作息习惯,天黑就睡觉,天亮就起床。偶尔失眠不要过度担忧,应放下对睡眠的过度控制。
结语: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在追求全面健康的过程中,老年人应摒弃“身体健康即健康”的片面观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正如专家所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身心和谐,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与长寿。
因此,老年人要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要关注身体健康,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身体疾病。通过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