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929年张学良用硬币决定两重臣生死,奠定奉系军权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9: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929年张学良用硬币决定两重臣生死,奠定奉系军权

1929年,张学良在继承奉系政权后,用一枚硬币决定了两位重臣的生死。这枚硬币不仅改变了杨宇霆和常荫槐的命运,也影响了张学良的一生。

枭雄暴毙,群龙无首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火车站遭日军埋伏被炸毁,大军阀张作霖因此暴毙。一时间,雄踞东北,纵横关内的奉系大军变得群龙无首。

当时有三个人是众望所归的,“元老派”代表张作相,威望高、资历深;“洋派”代表杨宇霆,在年轻士官中颇受推崇;还有就是张学良,张作霖长子,子承父业的呼声很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作霖死前就有意培养长子张学良,可这突然离世,让篡权之人抓住了机会,大帅之位,被众军阀所觊觎。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作为东北的大帅,除了自己人的马首是瞻外,还有两个条件必须符合。

第一,日本人有杀张作霖之仇,所以新首领不能是亲日的。

第二,当时中国大地上,国民党势力最强,所以也不能是明面上对抗国民党的。

如此一来,张学良似乎又成了最佳人选,而老奸巨猾的元老张作相也看明白了局面。于是立刻倒向了少帅的阵营,唯一对大帅之位有威胁的杨宇霆,被立刻孤立了起来。

在张作相的帮助下,张学良很快便继承奉系政权。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和平上位的张学良,却将刀口指向了杨宇霆,而在他看来,却是杨宇霆逼得自己不得不这么做。

暗中较劲,手下拱火

张学良子承父业,当上了大帅,虽然杨宇霆不服,但是也不敢明面上反对。而他的手下,却是更加不安分了。

自己的大哥没有升上去,自己的未来也就遥遥无期。所以在杨宇霆一派,很多人对他当大帅是“翘首以盼”的,最后失望落空后,就开始明里暗里给张学良使绊子。

当时的东北交通委员长,同时也是黑龙江省省长的常荫槐就是杨宇霆一派,而且在他眼里,对“大哥”杨宇霆的尊重,更甚于年轻的少帅。

而跟“大哥”杨宇霆一样,常荫槐也不赞成归顺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政治抱负,而是他为了权利考虑。所以利用自己交通委员长的身份,一方面限制张学良,一方面帮杨宇霆抢地盘。

对于手下人的做法,杨宇霆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似乎有意纵容,而他自己,其实也没有给新帅足够的面子。

杨宇霆之所以这么做,也有对自身地位和能力过高认识的原因。在张作霖在世的时候,他就曾冒领军部拨款370万元。然而虽然张作霖得知后,将其撤职,但没有多久后,又启用了他。

或许是大帅的认可和宽容,让他觉得奉系离不开他,所以他一直蠢蠢欲动。对于大帅,他当然尊重,但是新帅,一个毛头小子,他自然是不服的。

这样的不服,也在一些日常接触中有所体现。比如在少帅面前倚老卖老,甚至当众挤兑,让这个少帅下不来台。

而张学良每次对他都尊重有加,其实他不知道,在少帅心里,他的评价已经降到了冰点,只差一个导火索,就是不得不除。而没有用多久,他亲自将这个把柄送到了张学良手上。

“逼宫”太急,杀身之祸

1929年1月10日,对于奉系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大帅府里,张学良靠在椅子上,而他面前是杨宇霆和常荫槐。从身份地位上来说,他比他们高一级,也是他们的“大哥”。但是从言行举止上来说,这两个人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杨宇霆来的意思已经说明,要求张学良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处,而常荫槐就是来主动请缨的。

这样的要求,张学良当然不可能答应,常荫槐那时既是奉天交通委员会委员长,同时还兼任黑龙江省的省长,不可能再让他兼任更多。否则,整个东三省不是要由他杨宇霆的亲信一个人承包了,那还要他这个大帅干什么?

此时的张学良已经动了杀机,但杨宇霆却毫无知觉。在他眼里,眼前的张学良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机缘巧合成了大帅,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无所顾忌的杨宇霆甚至直接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文件,只要张学良签上字就行,这样的逼迫,让刚登上大帅宝座的张学良当场就想发作。

然而能够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胜出的张学良,当然不是单纯靠着血缘关系。实际上,他有着很深的心机,所以无论心里多么不满,他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杨宇霆和常荫槐。理由是此事涉及外交,所以要慎重考虑。

考虑是考虑,但是考虑的却是如何绞杀两人,事到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然而毕竟是父亲的“老臣”,而且张学良的太太跟杨宇霆太太还是“闺蜜”,种种关系,让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最终这件事的解决,却是个很玄幻的东西——掷硬币,通过硬币定生死,这样的手段听起来有些儿戏,却改变了张学良的一生!

六掷硬币,终丧两命

在掷硬币之前,张学良在心里默念,如果是正面,就杀,反面就不杀,结果三次都是正面。不信邪的张学良又反悔了,再次掷硬币,但这次决定如果是反面就杀,正面不杀。

一连两次都是反面,第三次,他已经不敢再看下去了,所以让太太去给自己看。结果太太看了后,立刻就哭了出来,这让张学良觉得很诧异。

张学良的太太惶恐地说:“我知道你又要杀人了。”

原来还是反面,似乎老天已经给了张学良完整的提示,杨宇霆不杀不行。

当天夜间,杨宇霆和常荫槐还是嚣张跋扈地来到老虎厅,再次逼迫张学良签字。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黑洞洞的枪口。

“阻挠新政,破坏统一。”这样的理由说出来,杨宇霆和常荫槐顿时面如死灰。他们这个时候才知道,眼前的年轻人,可不是任他们宰割的羔羊,而是一匹狼。

只是这时已经晚了,最终两人死于老虎厅内。而做完这一切的张学良,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直到多年以后,有不怀好意的人,似乎想要激起张学良心里的悔恨,问他为什么没有先关押、审问,而是直接动手。

对此,人生暮年的张学良,已经没了当初那么多的戾气,他只说了一句话:“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其实当年何止是一枚硬币定生死,还因为太太说了一句话:“把他关起来,你将来怎么办?”原来,当年张学良也想过只杀常荫槐,关押杨宇霆,然而太太的话提醒了他。确实,像杨宇霆那样的人,他们代表的不光是他们自己,还有他们背后的一派力量。

如果一时心软,那么将遗祸无穷。虽然心理上很多犹豫,但是在处理事情时,却是杀伐果断,有目睹者说:“其实当晚一切都安排好了,杨宇霆和常荫槐进来之后,就直接挨了枪子,没有人反驳,更没有抗争的机会。”

而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一份细诉杨常二人的判决书,被公布了出来。罪行众多,且都是大罪,比如结党营私,图谋内乱,渎职,侵吞款项等。

甚至张学良还亲自给杨宇霆的夫人写信安慰,也少不了让自己的太太过去陪伴、劝解。杨、常两家,也各自得到了一万现银的治丧费用。

对于这件事,后来者有许多非议,比如认为张学良太过狠决,完全没有给杨、常二人机会,做事有些草率无情。但也有人说,正是这次的杀伐果断,树立了新帅的威信,稳定了当时的局势,才防止内乱的发生。后来东北三省的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说,跟失去杨、常二人有关。

直到多年以后,想到父亲张作霖在世时,对于这些旧臣的宽容处理,张学良才惊觉,自己其实差得很远。然而年轻气盛,临危受命,让他来不及细想,只想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尽快稳定自己的地位,而历史功过,只能由后人评说了。

而那一枚决定生死的硬币被张学良锁进了柜子最深处,连同他的悔恨和愧疚。在其位者,功过是非,不可深思,唯大势所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