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攻略:从简单四分法到复杂全天候模型
资产配置攻略:从简单四分法到复杂全天候模型
全球资产配置专家加里·布林森曾指出:“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近年来,越来越多投资者意识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资产配置的目的,是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平衡风险和收益,尽可能避免出现严重的投资失误,同时力争获得较好的回报。
本期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资产配置策略,由浅入深,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资产配置的理念。
资产配置金字塔
对小白投资者而言,最容易入手的是“资产配置金字塔”。这种模型将不同类别的资产按照风险水平和预期回报从低到高排列,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每一层代表不同的风险和回报水平。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法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法,又名“标准普尔资产配置四分法”或“1234法则”,将家庭资产分为四个部分:日常支出(10%,短期消费)、意外支出(20%,意外保障)、投资增值(30%,风险投资)、长期投资(40%,稳健投资)。
生命周期投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费朗科·莫迪利亚尼等在上个世纪就研究了这一议题,二人观察到,个人倾向于在其一生中平滑消费,而不是在收入高的时期过度消费或在收入低的时期过度节省。这也对应上了收入相对较低的年轻人热衷于消费,收入较高的中年人热衷于储蓄的社会现象。
得出这一结论后,二人试图创造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来规划个人财务和投资决策,以适应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这就是生命周期投资理论。
不妨给大家介绍一下根据生命周期投资理论制定个人退休规划的步骤:
- 根据自己的生活标准、预期寿命和退休后的生活需求来确定退休目标,包括退休所需的总资金和年度支出预算;
- 评估当前的储蓄、投资和资产状况,确定已有的退休准备情况,并识别需要进一步储蓄和投资的领域;
- 根据退休目标和当前财务状况,制定一个储蓄计划,确定每年或每月需要储蓄的金额;
- 根据自己的年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来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策略;
随着退休临近,投资者愈发关注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影响退休资金的安全性,并在退休临近时制定资金提取计划,确保退休金能够持续满足生活需求,避免过早耗尽;
定期审查退休计划和投资组合,根据市场变化、个人生活状况变化等因素进行必要的调整。
美林时钟
美林时钟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 复苏期(增长期):经济特征是GDP增长加速,通胀率低,投资建议是利好权益资产;
- 过热期:经济特征是GDP增长放缓,通胀率上升,投资建议是利好大宗商品;
- 滞胀期:经济特征是GDP增长放缓,通胀率高,投资建议是债券或现金是较好选择;
- 衰退期:经济特征是GDP增长下降,通胀率下降,投资建议是利好债券资产。
当然,美林时钟看似很直观地给出了投资建议,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很难直接判断经济周期处在哪个阶段,或者各类资产轮动速度过快难以把握趋势,因此市场也常把美林时钟戏称为“美林电风扇”。
全天候投资模型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滞涨。当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成员国提高了石油价格,导致全球能源成本急剧上升,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之上升,并继而推高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工人要求提高工资以应对生活成本的上升,企业则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形成了工资和价格相互推动上升的恶性循环。而面对这些问题,当时的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犹豫不决,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窗口,最终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滞涨和萎缩。
那段时间,美国股市持续下跌进入熊市,债市因高企不下的利率也持续走弱,市场陷入“股债双杀”,没有资产可投的窘迫境遇中。后来,在走出这段阴霾后,美国的机构投资人开始反思。其中,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的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试图找到一种投资策略,帮助投资者在各种市场环境下都保持稳定的回报。
为此,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了全天候投资模型,基于对宏观经济周期的理解,引申了风险平价的概念,强调分析资产类别相关性,用长期视角来打造一个资产配置方法。
达利欧基于影响经济周期的两个维度——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构建了四象限模型如下图:
全天候模型正是这样一种资产类别多样化、强调风险平价、风险均衡均衡和适应性的资产配置策略,它的诞生是达利欧对传统资产配置方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改变了投资者对风险和回报关系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方法论。
股债平衡策略
经典的投资书籍——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中曾提到,对于防御型投资者而言,股、债的仓位应在25-75%之间摆动,一般建议股债各占50%。当股票价格上涨,导致权益仓位超过50%时,就卖掉多余股票,买入债券或现金,保持股债各占50%的比例;与之相对应,当股票价格下跌,导致权益仓位低于50%时,则卖掉债券或现金,买入股票,同样保持股债各占50%的比例。一般每月或每半月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这种股债平衡的策略,其实也体现了资产配置的理念,强调我们做投资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不停关注市场动态,相应做出投资调整。这也呼应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毕竟,宏观上我国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不动产投资属性退却等大趋势,微观上市场轮动速度越来越快,大类资产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只有掌握了科学的资产配置策略,才能较好地平衡风险与收益,适应经济周期变化。
我们上文介绍的5种资产配置策略,除了前两种相对浅显易懂,另外三种方法已经开始触及专业门槛。而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想把资产配置做得更好,借助专业机构实现资产配置就显得较为重要。
在成熟的美国市场,许多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方法就是购买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产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而在中国,随着资产管理机构日益进化,不仅提供简单的主题行业类基金,也会提供一些贴合资产配置理念的产品。
因此,在“财商”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想快速入门投资这门学问,最快捷的方式仍然是找一个信任的资产管理机构,相信专业的力量。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