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台州发现南宋赵伯澐墓,出土76件“宋服之冠”丝绸服饰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9: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台州发现南宋赵伯澐墓,出土76件“宋服之冠”丝绸服饰

2016年5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南宋墓葬——赵伯澐墓。这座墓葬的发掘不仅填补了江南地区宋代墓葬考古的空白,更为研究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赵伯澐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其墓中出土的76件(组)丝绸服饰,涵盖衣、裤、袜、鞋、饰品等形制,被誉为“宋服之冠”,展现了南宋时期服饰的精湛工艺和独特审美。

01

赵伯澐墓的考古发现

赵伯澐墓的发掘堪称丝绸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在发掘现场回忆道:“开棺后,眼前的情景与想象中相去甚远,但工作人员还是在一片泥浆状中,辨认出了赵伯澐身上套着的一层一层的衣服。”经过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统计,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共计76件(组),涵盖了衣、裤、袜、鞋、饰品等形制。这些服饰不仅展示了南宋时期的服装特色,还揭示了当时的时尚潮流。

02

“宋服之冠”的工艺之美

在赵伯澐墓出土的众多服饰中,两件国家一级文物尤为引人注目:南宋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和南宋对襟双蝶串枝纹绫衫。这两件文物不仅代表了南宋服饰的最高工艺水平,也被专家誉为“宋服之冠”。

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整体呈黑色,领口与袖口处衬以宽边的淡黄色素罗,上有莲花纹样,花叶间隙还饰有四片心形叶环供八瓣小花的图案。这件纱袍的织造工艺精湛,采用了宋代典型的纱罗面料,在二经绞纱地上起平纹的莲花纹图样,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对襟双蝶串枝纹绫衫则展现了南宋时期丝绸织造的高超技艺。这件服饰的图案设计精美,双蝶串枝的纹样寓意吉祥,展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这两件文物不仅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亮相,还被专家誉为“宋服之冠”,彰显了南宋服饰的最高工艺水平。

03

数字复原技术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些珍贵的文物,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数字时尚团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赵伯澐墓出土服饰进行了数字复原。团队成员钱狄青介绍道:“服饰文物的数字复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织物纹样的复原,一个是服装版型的复原。”由于这些服饰文物年代久远,可供参考的资料有限,团队只能依据黄岩博物馆提供的部分文物图片进行3D扫描和AI复原。

数字复原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器皿、珍玩等刚体文物不同,织物类文物为柔性体,材质容易受损,形态难以保持,因此复原难度更大。团队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和三维图形图像技术,将从赵伯澐墓出土的服饰纹样、织物结构、服装款式、服装穿着状态进行数字复原,并将服装穿着于虚拟的老年赵伯澐身上。通过柔性仿真技术,复原出的数字服饰不仅还原了真实的面料质感,还展现了丝织品轻、柔、薄、透的特点。

04

文化价值与审美情趣

赵伯澐墓出土的服饰不仅展示了南宋时期的服装特色,还揭示了当时的时尚潮流。这些服饰的设计理念与北宋服饰一脉相承,体现了宋代简约、素雅和自然和谐的审美追求。赵伯澐墓出土的服饰种类繁多,包括圆领素罗大袖公服、交领絁夹衫等多种款式,展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和礼仪规范。

赵伯澐墓中出土的文物除了珍贵的丝绸服饰,还有南唐投龙玉璧和一块水晶璧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和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独特性。正如周旸所说:“宋代是一个平民化、世俗化的社会,文人士大夫阶级开始隆重地登上历史舞台,作为宗室成员,赵伯澐也不再以唐代那种高高在上的贵族身份自居。”

05

创新性发现:水晶壁的功能之谜

赵伯澐墓出土的水晶壁及丝质编织绳的发现,为研究古代服饰文化提供了新的线索。以往其他宋墓出土的类似水晶壁,因与毛笔、墨块、端砚等文房同出,研究者据此推断为镇纸。但赵伯澐墓出土的水晶璧却完好的保存下一根精致的丝绳,这根南宋的丝质编织绳带保存完好如初,展示了水晶璧的功能是压制飞扬的轻薄丝绸衣物,同时也是一挂美观时尚的佩饰。

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以往对水晶壁功能的认知,还展示了南宋时期服饰配饰的独特魅力。这样的图像资料在山西大同西环路辽晚期壁画墓中也有发现,进一步证实了水晶壁并非文房所用,而是古代人衣服上的挂件。

赵伯澐墓出土的服饰和文物,不仅展示了南宋时期的服装特色和工艺水平,还揭示了当时的时尚潮流和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这些珍贵的文物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南宋服饰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古代时尚的关注和兴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