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汾酒酿造工艺探秘:杏花村的秘密
老白汾酒酿造工艺探秘:杏花村的秘密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让山西杏花村名扬天下。作为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杏花村拥有6000多年的酿酒历史,是中国酒文化的摇篮。而老白汾酒,正是这片古老土地上孕育出的佳酿,承载着千年的酿酒智慧和匠心精神。
独特的地理环境
杏花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地势中间高两翼低。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为酿酒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汾河、文峪河、湫水河、蔚汾河、三川河穿流而过,不仅为酿酒提供了优质的水源,也孕育了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为酒的发酵创造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严谨的酿造工艺
老白汾酒的酿造工艺,凝聚着杏花村酿酒师们的智慧结晶。从选料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酒的品质。
选料
老白汾酒以优质高粱为主要原料,配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酒曲。汾酒集团在山西、东北、甘肃、内蒙古等地建立了130万亩以上的绿色原粮基地,确保原料的品质和安全。
制曲
制曲是酿酒的关键环节。汾酒采用独特的“后火制曲”工艺,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出富含多种微生物的酒曲。2024年重启的“汾酒试点”项目,通过对伏曲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汾酒的低温发酵工艺完美契合。
发酵
汾酒采用地缸发酵,这是其区别于其他香型白酒的重要特征。地缸深1.2米,直径0.8米,每个缸只装150斤材料。这种发酵方式能有效隔离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保持酒醅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
蒸馏
汾酒的蒸馏工艺讲究“清蒸二次清”,即原料和酒醅分别清蒸,两次清蒸后进行发酵。这种工艺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料的香气,同时去除杂质,使酒体更加纯净。
陈酿
蒸馏后的原酒需要在陶坛中陈酿数年,经过时间的沉淀,酒体逐渐变得醇厚、细腻。老白汾酒的陈酿时间一般在3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10年、15年。
严苛的质量控制
汾酒集团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在原粮基地,实行“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的管理模式,确保原料的安全和品质。在生产环节,设立了“六检一验”控制手段,对白酒、露酒、保健酒三大酒种,从田间到餐桌7个板块、124个环节、297个质量监控节点、3259个质量控制参数进行责任化管理,确保每一滴酒都达到卓越的品质标准。
创新的发展之路
在传承千年工艺的同时,汾酒也在不断创新。2024年,汾酒启动了“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加速推进供应链系统的数字化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的双重驱动,汾酒正在打造更加智能、绿色的生产体系。
老白汾酒,不仅是一瓶酒,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它凝聚着杏花村酿酒师们的智慧,承载着中国酒文化的精髓。无论是自饮还是送礼,老白汾酒都是品味与品质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