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日,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秘
孔子诞辰日,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秘
9月28日,山东曲阜孔庙内,钟声九响,大成门缓缓打开,2024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一天,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爱好者和游客齐聚曲阜,共同缅怀这位影响深远的先哲。
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典
祭孔大典,这一华夏民族缅怀孔子的隆重仪式,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亲自主持了第一次祭孔仪式,开启了帝王祭孔的先河。此后,历代王朝都将祭孔作为国家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2500多年而不衰。
祭孔大典不仅是对孔子的尊崇和怀念,更是一场文化盛宴,集中展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通过诵读经典、音乐、舞蹈等形式,祭孔大典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
2024年祭孔大典:创新与传承并重
2024年祭孔大典以“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为主题,不仅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还联动海内外60多家文庙和文化机构同步开展全球“云祭孔”活动,向世界展示儒家思想文化魅力。
上午9时许,大典正式开始。参祭人员统一佩戴黄色绶带,从孔庙外的神道向万仞宫墙行进。在进行开城、开庙、起户等仪式后,祭祀队伍来到大成殿前。主祭嘉宾和祭祀代表先后向孔子像敬献花篮,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宣读祭文。全体来宾庄然肃立、整理衣冠、面谒至圣先师行鞠躬礼。10时许,祭孔大典礼成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祭孔大典在传承中创新,首次设计了仪仗式开城等环节,增强了仪式的氛围感染力。同时,实行山东曲阜主会场、浙江衢州分会场共祭孔子的新模式,进一步扩大了祭孔大典的影响力。
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通过祭典表达杭州人民对孔子的敬慕和追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体现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杭州孔庙举行的祭孔大典上,50名少先队员列队于大成殿前,齐声诵读《论语》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清脆悦耳的童声在孔庙上空回荡,传世经典润泽着每一颗心灵。此次祭孔大典议程采用宋代祭祀模式,分为浇灌仪式、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行礼等环节。
为了让市民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9月28日—29日,孔庙书市再次开启。现场,书香四溢、人头攒动,书迷们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或挑选心仪书籍,或聆听专家讲座,或参与体验活动,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孔庙书市为我们提供了一片远离喧嚣、放松心灵的净土。现场看到好多年轻人和儿童参与书市,我相信,传统文化一定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的李女士说。
从传统到现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文化延续千年,孔子功不可没。孔子的影响是面向世界的,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衢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王东升表示。
2024年祭孔大典的一大亮点是全球“云祭孔”活动。通过网络直播,海内外60余家文庙、书院和文化社团机构一同祭孔,让全球观众都能感受到中华礼乐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创新形式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祭孔大典是一种文化载体,意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这种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曲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四级调研员,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监事孔雷表示。
展望未来:文化传承的新使命
在新时代,祭孔大典承载着新的文化使命。它不仅是对孔子的纪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祭孔大典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感受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祭孔大典在传播中华文化、增进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张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金色名片,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和谐、和合的中国智慧。
孔子的思想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祭孔大典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