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维生素K?营养师说明维生素K功效、含维生素K食物有哪些
什么是维生素K?营养师说明维生素K功效、含维生素K食物有哪些
维生素K是什么?
维生素K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它能帮助血液正常凝固,因此饮食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K是维持健康的基石。
维生素K存在于多种形式中,其中最常见的是K1(叶绿醌)和K2(甲基萘醌)。
维生素K的功效
- 有助于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
维生素K会参与血液凝固关键因子的活化,因此是人体血液凝固的关键角色,通过饮食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是维持血液正常凝固功能的方式。
- 促进骨质的钙化
维生素K会参与一些蛋白质的作用,促进骨质钙化,因此骨质问题除了补充钙质、镁与维生素D外,千万也别忘了维生素K。
- 活化肝脏与血液中的凝血蛋白质
维生素K也能帮助肝脏与血液中的凝血蛋白质活化,在身体各处循环,受伤时,身体能迅速反应,帮助正常凝血。
含有维生素K的食物有哪些?
维生素K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饮食中:
维生素K1: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绿花椰菜、菠菜、莴苣、韭菜等)
维生素K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动物肝脏、牛肉、蛋黄)和发酵乳制品(纳豆、奶酪)中。
维生素K缺乏在健康的成年人中相对罕见,因为除了饮食外,帮助消化的细菌也能生产这种维生素。
食物类型 | 食物名称 | 维生素K含量(ug/100g) |
---|---|---|
发酵食品 | 纳豆 | 1100 |
蔬菜 | 羽衣甘蓝 | 681 |
蔬菜 | 菠菜 | 483 |
乳制品 | 奶酪 | 440 |
动物内脏 | 猪肝 | 88 |
乳制品 | 全脂奶粉 | 80 |
维生素K1与K2哪一种生物利用率更好?
维生素K2包括多种维生素K形式,侧链长度和饱和度与维生素K1不同,因此维生素K2是最具有生物利用率的形式,半衰期K2也比维生素K1更长,意味着能协助身体作用的时间也更久。
维生素K何时吃?怎么吃才好?
维生素K为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建议于饭后食用,在有油脂的存在下吸收的效率比较好。
维生素K每日建议摄取量
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建议的维生素K摄取量为男性65微克/天,女性55微克/天;而欧盟委员会则建议维生素K每日建议摄取量(RDA)为75微克/天。
而我国卫福部则与美国FDA给的建议类似,提供维生素K的足量摄入量(Adequate Intake)给国人参考。
年龄族群 | 足量摄入量(Adequate Intake)(单位:微克) |
---|---|
0月-6月 | 2.0 |
7月-12月 | 2.5 |
1岁-3岁 | 30 |
4岁-6岁 | 55 |
7岁-9岁 | 55 |
10岁-12岁 | 60 |
13岁-15岁 | 75 |
16岁-18岁 | 75 |
19岁- | 男:120 女:90 |
怀孕期 | +0 |
哺乳期 | +0 |
一般而言,维生素K的缺乏状况并不常见,民众从植物性食物和动物肝脏中即可补充到丰富的维生素K,而且人体肠道菌也能自行合成,因此,除非是有特殊生理或疾病需求,正常状况下通常不建议单独补充高单位维生素K。日常饮食中、平时的综合维生素或钙粉补充剂中,就已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K。
维生素K有副作用吗?
目前美国国家医学院中的食品与营养委员会没有制定维生素K的摄入量上限,因为其潜在毒性较低,认为尚未有报告人类或动物因从食物或补充剂中摄入维生素K而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某些药物,如抗凝血剂,可能与维生素K相互作用。因此,正在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应该在改变维生素K摄入量前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