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川什邡市市场监管局严查肉毒素,保障公众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6: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川什邡市市场监管局严查肉毒素,保障公众健康

近期,四川什邡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专项检查,旨在加强管理,保障公众健康。此次检查覆盖全市多家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机构,重点检查了药品追溯体系建设、购销渠道合法性等方面,确保肉毒素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此举不仅提升了药品安全水平,也为美丽行业保驾护航。

肉毒素是一种由肉毒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因其显著的美容效果和相对较低的风险,在医疗美容领域被广泛应用。它能有效改善动态皱纹,如额头纹、眉间纹和鱼尾纹,使皮肤恢复平滑。此外,肉毒素还可用于瘦脸、瘦腿等塑形效果,通过抑制肌肉收缩或减少肌肉体积实现美容目的。然而,肉毒素属于毒麻药品,需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医生开具和操作。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常见副作用包括局部肿胀、疼痛、瘀斑及头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感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瘦脸针”“除皱针”盛行一时,引发广大爱美人士青睐,其注射的主要成分为肉毒素。然而,各地频频发生肉毒素中毒事件。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一家医院,最近收治的患者数量与同期相比就激增了近10倍左右。患者年龄最小的不到20岁,最大的超过60岁。肉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一些肉毒毒素,它是一种药物,同时具有很强的毒性。肉毒素分为A、B、C、D、E、F、G七种类型,作为药物的主要是A型肉毒毒素。其能够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通信连接,注射肉毒素调节人体乙酰胆碱的释放,最早应用于治疗眼睛斜视等病症,现在广泛应用于诸多医美项目。

肉毒素有多“毒”?是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堪称「毒药之王」。其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比响尾蛇毒素约强 10万倍。肉毒毒素对人的致死量为 0.1~1.0 微克。这也就意味着,只需1克肉毒毒素就足以夺取 100 万人的生命。使用肉毒素应该注意什么?一是要在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使用。肉毒毒素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必须是由具有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才能进行生产,也只能卖给医疗机构。消费者对于上门服务的医疗美容从业人员,应该仔细甄别其所属机构及行医资质。二是要核实药品真伪。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上市及进口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仅有9个品种,包括1个国产品种和8个进口品种,请认真甄别后再使用。消费者可自行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s://www.nmpa.gov.cn/datasearch/home-index.html#category=yp)查询上述药品详细信息。

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针……近年来,以注射美容和光电项目为主的“轻医美”“微整形”受到求美者追捧。国家整形美容质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接受注射美容治疗。迅速增长的医疗美容市场背后,来路不明的产品、不正规的机构都是“变美”之路上的陷阱。如何让“变美”更安全更安心?“轻医美”并非零风险。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多地查处涉及“轻医美”的相关案件:重庆市江北区警方破获一起涉医疗美容行业生产、销售假药案,查扣假冒伪劣肉毒素9万余瓶、麻膏150余公斤,涉案金额超2亿元;兰州市公安局成功侦破妨害药品管理案,捣毁家庭式医美“黑诊所”6处,查处用于存放肉毒素仓库3处,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

与此同时,一些求美者对医疗美容的风险性也缺乏充足认识。今年4月中旬,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疑为肉毒素中毒的患者。患者在一家美容机构注射肉毒素后出现四肢瘫软、说话困难、呼吸不畅等症状,一度住进重症监护室。专家表示,从根本上讲,“轻医美”仍是医疗行为,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如果患有一些基础疾病,或是因为美容过程中操作不当,都可能在术中、术后引起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对于医疗美容行业的准入管理,国家有明确规定。《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强调,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等条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未依法取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诊所备案凭证”,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与外科手术需要大型设备和手术团队、只能在医院开展不同,注射美容、激光美容等项目基本操作相对简单,也有更多非法行医现象,给监管带来一定困难。”国家整形美容质控中心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龙笑说。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无资质人员在宾馆酒店或居民楼里租间房子就开展医疗美容项目;一些“黑诊所”与美发店、按摩店串通,让后者给自己输送客户。“近日医院接诊的一位患者在‘私人诊所’打了好几针‘医美针’,脸部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但患者甚至不清楚注射的是什么,导致后续治疗困难。”山东省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任霍然说。

专家提示,求美需要“擦亮眼睛”,以安全为基石,提前充分了解医疗美容项目风险,不要盲目听信营销噱头,客观、理性选择。同时,要选择正规机构,咨询正规医生,使用正规产品,医疗机构及医卫人员资质均可在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查询。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整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对医疗美容等重点执业活动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整治;国家整形美容质控中心把降低注射美容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今年工作重点;深化跨部门综合监管、严格规范医疗美容广告发布行为、各地开展医疗美容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多方正在护航“变美之路”。“更好地监管医疗美容行业,需要线上线下并重,多部门协同,持续加强整治。”国家整形美容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医师王晓军说,要强化全行业人员对整形美容专业临床质量安全的意识,为公众营造一个绿色、健康、规范、高质量的行业发展环境,让求美者在安全的环境中实现美丽的愿景。“美没有固定标准,变美不能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王晓军建议,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要盲目跟风,如需进行医疗美容项目,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中国消费者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皮小林提醒,求美者应留存好消费凭证和证据材料,如果遇到权益受损,及时与医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什邡市市场监管局此次专项检查行动,正是为了应对这些风险,确保肉毒素的使用安全。检查覆盖了全市多家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机构,重点检查了药品追溯体系建设、购销渠道合法性等方面,确保肉毒素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此举不仅提升了药品安全水平,也为美丽行业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