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超龄劳动者工伤认定:法律困境与破解之道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6: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龄劳动者工伤认定:法律困境与破解之道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银发族”重返职场,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补充。据统计,我国超龄劳动者数量已达千万级,2022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高达29.2%,且这一比例仍在持续上升。然而,超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后能否认定工伤,却成为了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

01

法律争议: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超龄劳动者工伤认定的核心争议,在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劳动合同终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超龄劳动者失去了劳动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进一步明确,对于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未领取退休金的超龄劳动者,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仍可认定为劳动关系。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法院的裁判标准并不统一。例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15)鲁民提字第526号民事判决书中认为,即使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只要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仍可认定为劳动关系。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18)粤民再100号民事判决书中则认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就业的,无论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都只能形成劳务关系。这种裁判标准的不统一,给超龄劳动者维权带来了诸多困扰。

02

案例解析:70岁老人工亡获赔51.7万元

2022年6月,70岁的杨某在安徽某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同年11月,杨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身亡。郎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杨某的事故伤害为工亡。物业公司不服,认为杨某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应认定为工伤,遂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杨某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最终,法院判决驳回物业公司的诉讼请求。杨某亲属就工伤保险待遇提起民事诉讼后,法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判决物业公司给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共计51.7万元。

03

制度探索:地方试点破冰

面对超龄劳动者工伤认定的困境,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上海市2023年发布的《关于本市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就业人员和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的试行意见》规定,超龄人员在继续就业期间可以参加工伤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浙江省2023年发布的《用人单位招用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也作出了类似规定。

04

建议与展望

为了更好地保护超龄劳动者的权益,专家建议:

  1. 统一法律标准: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超龄劳动者工伤认定标准,避免各地标准不一导致的维权困境。

  2. 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将超龄劳动者纳入工伤保险体系,允许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分散用人单位风险。

  3. 加强执法监督: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执法检查,确保超龄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4. 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除了工伤保险,还应探索建立商业保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为超龄劳动者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超龄劳动者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妥善解决其工伤认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考验着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期待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实践探索,为超龄劳动者织密权益保障网,让“老有所为”真正成为可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